電池
」 高雄 電池 火警 鋰電池 火災
「超級電池」三元失火南科廠扛產能 國際信評機構:影響輕微
台泥(1101)集團旗下電芯品牌Molicel位於高雄的「三元能源科技」在14日清晨發生火警,由於三元是國際一線大廠,包括超跑、空中垂直電動起降機、航太科技以及AI伺服器資料中心BBU等高階電芯的供應鏈,目前已由南科廠支援出貨,三元廠也已啟動保險理賠程序。台泥6月合併營收為101.08億元,年減26%,16日股價收在23元、跌1.5%。這次的三元廠事故造成15人受傷,火勢在15日上午撲滅,現場已無明火及煙,但高雄市消防局16日仍有33車、56人持續在現場出水降溫。針對這次火災事件,信評機構S&P Global Ratings、中華信用評等公司與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信用評等公司,分別於15日及16日在其公開報告及新聞稿中提及,預期本次火災事件不會影響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整體信用評等。中華信評確認台泥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評等展望為「穩定」,認為該事件短期內對信用評等影響有限,部分原因在於公司的保險應可吸收部分損失。惠譽國際的報告表示,電池廠火災預期不會影響台泥的信用評級,近期評級為(TCC,BBB-/穩定)。Molicel表示,將針對南科廠現有三條產線進行產能調配,8月開始支援原先三元廠的高階產品出貨,盡力滿足全球客戶基本需求,經過緊急連絡後,三元廠的客戶已表達理解與支持,多數供應鏈夥伴願意彈性調整原物料的出貨時間。據了解,原本三元廠今年第三、第四季訂單很不錯,已超越上半年,但碰到事故停工,目前三元廠大部分員工在家休息至7月20日,薪資不受影響,部分員工參與廠區留守,並配合各公部門的調查與檢查。台泥董事長張安平中斷海外公務行程,15日已返台坐鎮指揮,表示已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在現場降溫後,會到廠區內找出電腦及監視設備檢視所有資料,找出本次事件的原因,進行最嚴格的咎責。

出國「3物品」安檢時常被攔! 小風扇貼紙勿亂撕
隨著暑假旅遊旺季登場,許多民眾出國玩時,常常會攜帶行動電源、隨身小風扇登機,知名團購電商名人「486先生」陳延昶就指出,不少人在行前準備時,會擔心「這個能不能帶上飛機?」其中詢問度最高的前3名,便是行動電源、隨身風扇及整髮器,若未事先確認相關法規,可能在安檢卡關,甚至被迫當場丟棄。根據現行規定,行動電源必須隨身攜帶,不得放入托運行李,如電池容量低於100Wh,可直接攜帶登機;若介於100Wh至160Wh之間,則應事先向航空公司申請許可。不過,有些旅客會「不小心放進行李箱」或因行動電源「未標示電量規格」被攔,建議要選擇標示清楚的產品,並再三確認放置於隨身背包裡。大多數隨身風扇是採鋰電池供電,若為內建不可拆卸設計,且容量不大,通常可直接攜帶登機;但如果是可拆卸電池款式,必須將電池單獨包裝並妥善絕緣以防短路,否則可能被禁止攜帶。「486先生」也提醒,隨身風扇上標示電池容量的貼紙千萬不可撕除,這是安檢人員判斷是否合規的重要依據,一旦被撕掉,規格無法辨識,旅客可能被要求當場丟棄風扇。至於整髮器,如果是一般插電式的吹風機、電棒捲或離子夾,無內建電池,不管是手提或托運都不受限制;若為無線款式,因內建鋰電池且不可拆卸,部分國際機場與航空公司(如日本)已明令禁止攜帶登機。「486先生」表示,如使用可拆卸電池的款式,則要事先將電池拆卸,並按備用鋰電池規定單獨包裝,整髮器本體可選擇手提或托運。「486先生」強調,每年暑假在機場最常看到的,就是旅客因小風扇或整髮器被攔下,最後只能丟掉或現場重新整理行李,雖然許多商品標榜「旅行用」,但並不一定真的能帶上飛機,建議旅客出發前可上航空公司或民航局官網查詢最新的「危險物品清單」,確認所攜帶的用品是否符合規定,特別是涉及鋰電池的產品,要格外留意。

三元電池廠爆炸起火!疏於社區溝通 董座震怒說重話
三元能源電池廠爆炸大火,衝擊老牌台泥營運與信譽,董事長張安平不敢大意,急返台坐鎮,下令徹查火災原因、嚴格咎責。由於起火的化成區布滿密密麻麻的感測器,為何讓事故發生且無即時採取滅火行動,等釐清後會究責。他聲明,如是製程瑕疵,會對國外製程設備商採取法律求償行動。未來廠區復工,則會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分階段、有秩序地復工。今天火災地方檢討會上,三元廠遭居民痛罵說謊隱匿。張安平對廠區疏於與社區溝通,悶頭於研發與生產,震怒開罵,立即要求營運總部組成專責小組,重建社區事務單位落實與鄰里的溝通,確保資訊透明,積極回應社區關切。他承諾以最嚴謹、透明的態度面對此次事件,從中汲取最深刻的教訓。三元小港廠起火,造成安全與氣體外洩疑慮,張安平第一時間在海外公差,緊急中斷行程,返台勘災,今早第一時間坐鎮聽取廠區主管報告,除究責外,也要求全力確保對全球高科技產業鏈客戶的訂單供應。這次大火延燒,廠區感測器與多階段滅火系統是否失靈,張安平指示成立專案調查小組,徹查究責。等現場降溫後,會檢視電腦及監視設備所有資料,找出本次事件中系統反應與現場狀況的落差。以三元這次起火點的化成區來說,其採用自動化高密度感測監控,總計有多達33萬2800顆溫度感測器及1萬7400個煙霧感測器,也有多階段防災應變設計。但事件發生時,明顯系統運作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台泥初步掌握有異常定位與隔離、氣體抑制、泡沫抑燃、灑水降溫等作動遲緩問題。張安平強調:「這當中究竟是管理問題、人為操作問題,還是機器設備本身存在缺陷,將會徹查。」。調查後,如果有任何管理疏失或人員責任,將依公司規章進行處理,絕不寬貸。他同時也強調將追究廠商應負責任,因為提供三元廠製程設備的都是世界知名大廠,會深入調查其設備是否存在功能瑕疵或設計缺陷,並立即採取法律行動,要求製程供應商,負起應有的賠償與改進責任。三元能科生產高階電芯品牌Molicel,供應電動航空器、太空科技、AI等使用,超過七成是高雄在地員工,張安平同時喊話,企盼社會大眾能給予這群在地人才一個機會,繼續為台灣的高科技產業貢獻心力。國際客戶訂單需求上,張認為此次事件對全球高科技產業鏈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三元母公司能元科技已立即啟動南科廠的產能盤點與調度,最大化其生產能力支援訂單。至於廠區整復與復工,張安平強調,會嚴謹檢測,配合政府,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採分階段、有秩序地復工。

高雄鋰電池工廠火警釀15傷! 大火狂燒27小時終於撲滅
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科技公司,14日清晨5時許發生火警,起火點位於廠內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測試區,整起事件造成15人受傷。由於鋰電池化學反應特性容易復燃,消防局漏夜守在現場持續對廠房灑水降溫,火勢在狂燒近27小時後才於今日清晨7時46分撲滅。回顧整起事件,14日清晨5時4分消防局獲報,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發生火警,旋即派出20多個分隊,29車61人到場搶救。整場火勢共造成12名工作人員輕微擦傷,及3名消防人員輕微灼傷,共15人送醫。由於鋰電池中部分成份遇上消防射水,恐會形成氫、氧以及氫氟酸,而氫氟酸腐蝕力強大,傷害性高,甚至有「化骨水」之稱,若真的遇上恐會將搶救風險大幅提高,因此只能採用較為保守的滅火戰術,而在歷經消防人員27小時的救援行動以後,火勢終於在15日清晨7時46分被撲滅。

高雄三元能源電池廠大火 檢分他字案偵辦是否涉刑責
高雄市小港區台泥集團旗下「三元能源科技」廠房於14日凌晨發生火災,造成共15人受傷送醫。測試中的半成品電池燃燒所釋放的有毒氣體,也引起民眾熱議。對此,高雄地檢署分他字案偵辦,調查火場事故是否涉及刑事責任。7月14日凌晨5時10分,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內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測試發生火警。廠內員工第一時間逃生,所幸無人受困,但有12名員工在逃生時擦傷、3名消防員灼傷,送醫後生命徵象穩定。高雄地檢署發聲指出,有關三元能源電池工廠大火一案,火場事故有無涉及相關刑事責任,檢察長黃元冠已分他字案,並指派具有化學專業的檢察官林恆翠指揮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會同火場鑑識人員偵辦,將儘速完成相關勘查採證。三元能源在事發後指出,此次起火點所置放的物品均符合相關法規規範,現場亦無放置任何雜物或易燃品。公司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目前正積極確認此次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為確保員工健康與安全,三元能源已成立專案小組,持續關懷受影響同仁的身心狀況,並安排必要的健康檢查與後續支持,並通知全體員工接下來3天無需出勤,期間薪資正常發放。

烏軍用無人機逼降俄軍成軍事首例 無傷奪回陣地畫面曝光
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州(Kharkiv Oblast)近日出現罕見戰場畫面。烏克蘭第三獨立突擊旅9日宣稱,成功利用無人機與地面機器人,未動用步兵便迫使俄軍投降,成為史上首次由機器人操作促成敵軍投降的案例。根據《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報導,該旅在聲明中指出,行動過程並未發生任何烏軍傷亡,步兵僅於俄軍投降及前線清理完畢後進入據點。該次突襲行動部署了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以及搭載三枚反坦克地雷、自殺式地面無人機。首輪攻擊鎖定俄軍地堡入口,緊接著第二輛無人機再次逼近預備二次打擊。此時,倖存的俄軍士兵以俄文紙牌示意「我們要投降」。第三突擊旅強調,先前數次嘗試突襲該據點均未成功,但透過這次無人系統領軍,終於達成目標,並奪回防線周邊樹線。投降過程中,一架小型偵察無人機負責引導俄軍戰俘,透過中國製Mavic無人機示意方向,士兵便依指示低伏匍匐移動至烏軍陣地。相關影像已於該旅Telegram頻道公開,內容包括無人機空襲、地面爆破及敵軍投降過程。該次行動被視為烏軍戰術革新的具體成果,烏克蘭軍方指出,無人機與機器平台的應用不僅有效減少人員傷亡,更有助簡化作戰流程,部分情況甚至可完全取代傳統步兵角色。一名無人機操作員表示,此次行動展現出無人系統具備獨自奪取陣地與俘虜敵軍的能力。近期烏克蘭針對俄軍加強無人機與自動化作戰部署,已成為前線對抗俄軍的重要手段,反映烏方在全面入侵戰爭期間,對科技戰力投入持續升級。國防專家分析,透過此類科技,烏克蘭正試圖補足兵力與戰場資源劣勢,同時強化防禦縱深。烏俄戰事近來持續升溫,國際間對烏克蘭軍援討論也有新進展。川普日前在白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共同記者會中表示,烏克蘭將於數日內接收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完整配備包含電池。而歐盟方面也持續就軍援內容磋商,德國政府發言人透露,討論重點已不再限於三套系統供烏克蘭使用,而是更廣泛的防空體系強化。丹麥防長波爾森(Troels Lund Poulsen)表示,該國已協助烏克蘭加強基於衛星的通訊能力,提升整體防禦科技水準。此舉除有助烏克蘭對抗俄軍空襲升級,也為歐洲防務提供潛在技術突破。另一方面,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於14日表示,若歐盟就特定保證達成共識,斯洛伐克將可能批准第18輪對俄制裁方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則宣布,國防部長一職將由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將出任,澤倫斯基稱其豐富經驗有助烏克蘭當前局勢。

全員停工三天 高雄超級電池廠火警空氣監測已無異常
台泥集團(1101)旗下三元能源科技,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電池廠因測試中的半成品電池燃燒發生火警,將設臨時監測站,連續監測三天確保周遭環境安全,公司員工也先休假三天,台泥表示,此次事件雖對部分生產造成影響,但有部分出貨可由南科廠彈性支援,正積極與國內外客戶溝通,盡量減少對客戶的影響。三元能源科技為台泥企業團旗下子公司,是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所屬的Molicel是台灣關鍵電芯大廠,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成功打入國際高端電芯品牌供應鏈,同時供應超跑、電動機車與無人機等高端應用市場的電芯製造商。不過外傳會影響到的特斯拉並非客戶。這次火警發生於7月14日凌晨5時10分,起火點為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內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測試區。大夜班員工表示,廠內突然發生爆炸,大家第一時間逃生、無人受困。但有12名員工在逃生時擦傷,3名消防員灼傷,所幸送醫後生命徵象穩定。由於燃燒的是鋰電池工廠,不少當地民眾表示聞到黑煙會很不舒服,高雄環保局緊急發布細胞簡訊,且一度檢測出廠區含有微量有毒氣體「氫氟酸」。針對外界關切的空氣品質問題,台泥表示,截至今日下午4點半,除了早上10點左右在火災現場曾測量到微量氫氟酸外,廠區周邊所有監測點均未檢測到異常數據,公司產品中已充電的半成品或成品,即使在高溫或燃燒下也不會產生氫氟酸,上午測得的微量氫氟酸,應為氟電解液輸送管中的殘留液在火災瞬間極短時間內揮發所致,因此僅在廠區內短暫測得,並未擴散至周邊區域。三元能源科技表示,此次起火點所置放的物品均符合相關法規規範,現場亦無放置任何雜物或易燃品。公司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目前正積極確認此次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為確保員工健康與安全,已成立專案小組,持續關懷受影響同仁的身心狀況,並安排必要的健康檢查與後續支持,並通知全體員工接下來三天無需出勤,期間薪資正常發放。

高雄電池廠惡火傳毒氣飄屏東 環保局公布檢測結果籲:不必驚慌
高雄市小港區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廠房14日凌晨發生火警,造成14男1女共15人受傷送醫,現場濃煙竄天而鋰電池閃燃所釋放的有毒氣體,也引起民眾恐慌,事發後網傳毒氣已飄到屏東各地,相關訊息在各平台掀起討論。對此,屏東縣政府環保局也公布空氣檢測器結果,呼籲民眾勿過度驚慌。事發後高市府環保局表示,「高雄市小港區發生台灣三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火災,微型感測器顯示,目前下風處約5公里TSP有高值傳遞情形。為即時提醒民眾防範,環保局已第一時間透過細胞廣播簡訊發送警示訊息,提醒下風處地區民眾避免外出、緊閉門窗,並留意身體狀況,加強自我防護。」而有網友曬出對話內容,內文消息來源稱是來自屏東縣政府,表示有毒氣體已飄至潮州、萬巒、竹田、沿山公路鄉,東港、萬丹、新園區內,提醒民眾勿淋到雨。屏東縣政府環保局今下午公布4支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結果,PM2.5 小時平均值介於6~11μg/m3間,強調空氣品質未受到高雄火災影響,提醒民眾勿過度驚慌,並會持續檢測空氣狀況以維護市民安全。

高雄超級電池廠火警釀15傷! 14人全出院剩他留院等開刀
高雄市小港區長春街18號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14日清晨5時許發生火警,共造成15人受傷,其中更有3名消防人員慘被灼傷送醫治療。目前,仍有1位工廠外包商臉部骨折,仍需留院觀察,並靜候開刀治療。回顧整起事件,14日清晨5時4分消防局獲報,三元能源科技公司發生火警,旋即派出20多個分隊,29車61人到場搶救。整場火勢共造成12名工作人員輕微擦傷,及3名消防人員輕微灼傷,共15人送醫。這15名傷者,分別被送往小港醫院、大同醫院、高雄長庚、阮綜合醫院、聯合醫院、高醫救治。而因工受傷的3名消防員分別後頸部燙傷、雙手軸燙傷、手指輕微灼傷,經送往長庚醫院消毒包紮後,已於上午9時30分順利出院。另外11名員工多為擦傷以及挫傷或撕裂傷,在院方協助包紮治療後也出院完成,目前仍有1名20多歲的男性外包商在疏散過程中不慎跌倒,導致臉部骨折,仍留院觀察中,並靜候開刀治療。

全台首起超級電池工廠火警!專家示警易復燃:還會釋放有毒氣體
今(14日)凌晨5時許,高雄小港區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工廠發生嚴重火警,現場火勢猛烈,濃煙直竄天際,並伴隨爆炸聲響。對此,專家指出,鋰電池一旦起火,幾乎無法有效撲滅,只能等待其燃燒反應結束,過程中更可能伴隨閃燃、爆炸及有毒氣體釋放,對救災人員及周邊居民構成多重威脅。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由於該廠專門生產高能量鋰電池,火勢迅速引發民眾擔憂。現場濃煙密布,消防人員緊急到場後持續射水控制火勢,但鋰電池的特殊化學特性使得撲救難度極高。據悉,這是全台首起「超級電池工廠」起火事件。對此,專家說明,鋰電池因「熱失控」(thermal runaway,又稱熱跑脫)的特性,起火時會產生高溫噴散氣體與難以預測的火點,即使表面火勢撲滅,內部仍可能維持高溫導致復燃。此外,燃燒過程釋放的氟化氫、苯類等有毒氣體,尤其是具強腐蝕性的氫氟酸,將嚴重危害人體呼吸道健康。至於起火原因多與過度充電或外力撞擊有關,而最直接的應對方式僅能透過持續降溫,防止火勢蔓延至周邊建築。針對工廠鋰電池存放安全,專家也強調,業者必須嚴格管控倉儲環境與存量,並即時更新相關資訊,以利消防單位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掌握風險。

消防職人曝三元能源前高層說法 火災恐與這問題有關
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三元能源科技今(14)日清晨火警,造成15人送醫。曾獲「總統創新獎」、十大傑出青年的消防職人宋明哲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直指,該電池昂貴、性能佳,安全性在業界算很不錯,但為什麼還是會燒?該公司前高層坦言「這跟電池本身好壞無關,而是管理上有問題」。曾與三元能源合作實驗的宋明哲指出,三元能源科技是台灣少數能生產高階「鎳三元電池」的MIT鋰電池廠,這種電池價格昂貴、性能卓越、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在業界算很不錯,主要提供給歐洲高級轎跑電動車,非一般常見電池可比。根據宋明哲提供的實驗數據,一般鋰電池只要到90至120度C就開始有熱失控風險,可能起火,但三元能源的電池在250度C加熱下要接近170度C才會開始燃燒,「真的算表現很好了」。宋明哲引述內部曾經待過的高層說法,坦言火災跟電池本身好壞無關,而是管理層面出現問題。無論是人為操作、研發新設計跑新產線、流程瑕疵,甚至沒被揪出的不良品,只要在倉儲、測試、搬運過程中熱失控,「光會延燒這麼大」,代表一定有哪裡管理有問題。宋明哲進一步解釋鋰電池火災特性,一旦鋰電池燒起來,溫度破千度很正常,而且還會噴出高壓氣體。雖然會有有毒氣體如氟化氫、氫化氫、氯化氫,但都很微量,到開放空間幾乎測不出來,濃煙本來就有害,但還不至於要恐慌。對於消防搶救作業,宋明哲直說,現場指揮官做得很好了,用機器人或砲塔,阻絕延燒,讓電池燒完才能真正滅掉,因為沒燒乾淨,內部還是可能復燃。

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廠火警!高雄三元能源釀15傷 衝擊綠能產業
台泥企業團2021年在高雄舉行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新建工程動土典禮,瞄準國際高級客戶。(圖/中國時報柯宗緯攝)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三元能源科技公司,今(14)日清晨5時許在高雄小港發生嚴重火警,釀成12名工廠員工及3名消防人員共15人受傷送醫。濃煙直竄天際,場面驚人,市長陳其邁親自坐鎮指揮救災。這家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專攻千萬級電動超跑與太空科技電池,過去未見重大工安事故,而大規模投資高雄,也被視為高市府重大政績。今天三元能源發生嚴重大火後,高市府隨即發布火災空品警報,提醒民眾「高雄小港區火警,目前風向為偏東北風,導引汙染物往西南傳遞」,呼籲下風處民眾盡量待在室內,緊閉門窗、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請戴好口罩。三元能源科技2021年底動土、2023年營運,為台泥企業團旗下能元科技的子公司,專責建造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該公司隸屬於能元科技電池品牌Molicel,在台灣南科、高雄小港及加拿大皆設有據點,專注於高階、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電池的研發製造。這座位於小港臨海工業區的工廠,被視為高雄市政府的重大招商政績。2021年10月底動土典禮時,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親自到場參與,凸顯政府對此投資案的重視程度。陳其邁當時表示,台泥公司的起家厝就在高雄,這次投資意味著重新定錨,將高雄打造為能源科技發展重鎮。三元能源科技初期投入120億元,主要產品為Molicel鋰三元高鎳電池,年產能可達1.8GW,相當於1年可生產2.4萬輛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該公司瞄準國際高端客群,專攻千萬級電動超跑、太空科技等頂端應用領域。

高雄電池廠火警氫氟酸外洩!市府發細胞簡訊示警 三元能源道歉了
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科技14日凌晨發生火警,造成15人傷,其中3名消防員灼傷送醫,市府也發細胞簡訊,希望民眾緊閉門窗不要外出,高雄市長陳其邁到場關切,也緊急戴口罩,希望待在下風處的人離開。對此,三元能源科技也發聲明道歉。市府環保局表示,「高雄市小港區發生台灣三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房火災,微型感測器顯示,目前下風處約5公里TSP有高值傳遞情形。為即時提醒民眾防範,環保局已第一時間透過細胞廣播簡訊發送警示訊息,提醒下風處地區民眾避免外出、緊閉門窗,並留意身體狀況,加強自我防護。」市府環保局指出,「細胞簡訊發送範圍:小港區大苓里、三苓里、二苓里、店鎮里、山明里。若您收到簡訊,代表您位處影響範圍內,請務必配合防護建議。」三元能源科技表示,發生火警時廠內自動灑水系統第一時間控制火勢,相關政府單位也在周邊展開空品監測,公司全力配合後續調查跟作業,也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正在確認損失。三元能源科技指出,對於本次事故對社區造成的驚擾與市民的不安,深感歉意,未來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落實後續監管措施與作業優化,持續強化作業安全,履行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關於受傷人員部分,三元能源科技員工與消防人員經送醫診治後,目前已全數返家,無人留院。

「超級電池廠」三元能源火災 陳其邁下令停工
高雄市小港區三元能源科技發生火警,母公司為台泥集團(1101),台泥表示,本次火警發生於7月14日凌晨5時10分,起火點為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內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測試區,廠內人員已於第一時間全面疏散,確認為11人輕傷,對本次事故所造成的社區驚擾與市民不安深感抱歉。台泥股價早盤跌約1.2%、在23.35元。三元能源科技廠是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生產高階鎳三元鋰電池,年產能達1.8GW,相當於2.4萬輛電動車所需電池量。高雄市長陳其邁趕往現場了解,他表示,因應這種化學物質的特性,工廠相關安全管理以及消防人員都需要採取最高標準,在釐清狀況以前,要求三元電子相關製程全部停工。台泥表示,火警時,廠內自動灑水系統於第一時間啟動控制火勢,事故發生後,相關政府單位已在廠區周邊展開空氣品質監測,公司也將全力配合各項調查與後續應變作業。 台泥表示,公司於5時15分主動通報高雄市消防局,消防單位於5時20分抵達現場,共出動46輛車與91名人力。經雙方協力處理,火勢迅速獲得控制,目前已無明火,進入全面降溫與安全監控階段。 廠內人員已於第一時間全面疏散,消防單位持續駐點監測,確保廠區安全無虞。 三元能源科技將全面配合高雄市政府與相關單位進行環境監測作業,提供所需資訊,並接受相關檢測與評估,以確保處理過程合乎法規,保障環境安全與社會信任。

高雄鋰電池廠爆炸「有毒物質偵測結果曝」 消防揭「只能等燒完」原因
高雄市小港區長春街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於今(14日)清晨5時許發生大火,現場傳出閃燃爆炸聲響,造成14男1女共15人受傷,其中包含3名消防員灼傷送醫。起火地點為台泥集團旗下三元能源科技的高雄鋰電池廠,亦為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由於工廠內堆放大量禁水性與毒性化學物質,火勢撲救困難,引發周邊居民對於空氣污染與有毒氣體外洩的高度關注。據了解,三元能源科技主力產品為高階、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的Molicel鋰三元高鎳電池,主要應用於電動超跑與太空科技領域,年產能可達1.8GW。由於鋰電池電解液含有氫、氧與氫氟酸等高風險物質,消防人員指出,氫氟酸又被稱為「化骨水」,具有強腐蝕性,能穿透皮膚與骨骼,搶救風險極高。火警當下,因現場堆滿禁水性物質,消防單位不敢直接射水,只能採取灑水降溫、退至封鎖線外戒護等保守戰術處理,火勢在上午稍晚初步獲得控制。火災發生後,高雄市環保局立即派遣空污小組到場偵測。經五用氣體偵測器、火焰離子偵測器、氫氟酸檢知管與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檢測後,均未發現有毒氣體與異常化學圖譜;總懸浮微粒(TSP)雖略高,為0.041mg/m³,但未波及毒化物外洩。不過環保局指出,火警導致空氣品質惡化,根據監測資料,在東北風風向影響下,下風處感測器偵測到懸浮微粒濃度短時間內達16.5至67μg/m³,影響範圍向外擴散約6公里。環保局表示,儘管該廠啟用以來並未違反空污操作相關規定,但此次因管理疏失導致火警,已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2條,將依法裁罰,罰鍰金額介於新台幣10萬元至500萬元之間。此外,警方與消防單位調查指出,該鋰電池廠列屬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場所,現場存有具毒性與腐蝕性的化學品,包括三氯甲烷3公斤、順丁烯二酸酐50公斤等,詳細起火原因仍待進一步鑑定釐清。

高雄鋰電池工廠火警釀15傷 消防員曝1原因導致無法射水搶救
高雄市小港區長春街18號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14日清晨5時許發生火警,共造成15人受傷,其中更有3名消防人員慘被灼傷送醫治療。火警現場堆滿禁水性物質,故消防人員只能退出封鎖線外,並以灑水降溫等方式進行戰術戒護,所幸在消防人員努力下,火勢目前已得到初步控制。而高雄市長陳其邁獲報後趕往現場了解,表示在釐清前要求三元電子相關製程全面停工。14日清晨5時許,製造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的台泥集團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公司起火燃燒,消防局獲報後,旋即派出20多個分隊,29車61人到場搶救。整場火勢共造成12名工廠員工輕微擦傷,及3名消防人員輕微灼傷,共15人送醫。消防人員表示,由於鋰電池中部分成份遇上消防射水,恐會形成氫、氧以及氫氟酸,而氫氟酸腐蝕力強大,傷害性高,甚至有「化骨水」之稱,若真的遇上恐會將搶救風險大幅提高,因此只能採用較為保守的滅火戰術。而今日稍早,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示,為因應這種化學物質的特性,工廠相關安全管理以及消防人員都需要採取最高標準,陳其邁強調,待火勢獲得控制以後,將會嚴格要求相關的電子工廠落實管理責任,並從嚴進行責任追究,並且在釐清狀況以前,也會要求三元電子相關製程全部停工。

高雄三元能源「超級電池工廠」大火有爆炸風險 陳其邁下令全面停工
今(14日)凌晨5時許,高雄小港區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工廠發生嚴重火警,現場火勢猛烈,濃煙直竄天際,並伴隨爆炸聲響。這座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起火事件發生後,廠內員工緊急逃生,造成12名員工在撤離時擦撞輕傷,另有3名消防員救災時遭輕微灼傷,所幸傷員皆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 綜合《ETtoday新聞雲》、《TVBS新聞網》的報導,高雄市消防局獲報後迅速趕抵現場,但因廠區存放大量鋰電池及電解液等易燃物質,火勢難以立即撲滅。消防局出動機器人及起重機射水灌救,並持續以水線降溫,防止鋰電池復燃。空拍畫面顯示,工廠內部烈焰沖天,黑煙蔓延數公里,附近居民甚至能清晰看見濃煙竄升。高雄市環保局監測後表示,雖未測得毒性物質,但因風向為東北風,市府仍提醒小港區民眾緊閉門窗,減少外出。 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趕赴現場指揮,指出火勢主要集中在電池成品區及製程區,由於鋰電池充電中具爆炸風險,消防人員需謹慎處理。他強調,該廠區使用的電解液雖未達毒化物標準,但屬易燃品,未來將嚴格要求業者落實安全管理,並在調查完成前勒令相關製程全面停工。 三元能源科技為台泥集團2021年斥資近200億元打造的高階鋰電池工廠,專門生產高容量、高功率的鎳三元電池,應用於電動車、超跑及飛行器等領域,年產能達1.8GW。此次火警不僅暴露鋰電池廠的潛在風險,也引發外界對高科技產業工安管理的關注。目前火勢雖受控制,但鋰電池特性使殘火處理仍需時間,相關責任歸屬待進一步釐清。

高雄電池工廠清晨火警 環保局發空品提醒!籲民眾緊閉門窗
高雄小港區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14日清晨發生火警,竄出大量濃煙,15人送醫。環保局也發出火警空品提醒,呼籲小港區的民眾緊閉門窗、少外出,如要外出戴好口罩。環保局提醒注意異味。(圖/翻攝高雄市政府環保局臉書)據了解,現場是4層樓工廠,起火點在1樓,當消防人員到場後,可見工廠冒大量濃煙,12名員工在逃生中擦傷,已送醫治療。另還有3名消防人員在搶救中身體不適送醫,意識也都清楚。高雄小港機場指出,濃煙沒影響飛機起降。因為燃燒面積大,加上原料產生有毒濃煙,消防員四處找地點控制火勢,派消防機器人跟重機具進入,確認只有廠房內悶燒,但擔心鋰電池會產生有毒氣體,目前加強監測。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也發文提醒,「小港區火警,目前風向為偏東北風,導引污染物往西南傳遞,消防隊已至現場控制火勢,下風處留意可能受異味影響,預估空氣品質受影響區域:高雄市小港區。」環保局提醒,民眾盡量待在室內,緊閉門窗、少外出,如要外出戴好口罩。據悉,三元能源科技為台泥集團旗下專注鋰電池製造的企業,是台灣首座超級電池工廠,三元能源導入先進製程與高階設備,專產高容量、高功率、高效能的鎳三元鋰電池,年產能達1.8GW,可供應約2.4萬輛長程電動車所需電池。

高雄「鋰電池廠」火警爆炸釀15傷 3消防遭灼傷急送醫
高雄市小港區長春街的三元能源科技鋰電池廠於今(14)日清晨5時許發生嚴重火警並伴隨爆炸聲響,共造成有14名男性與1名女性共15人送醫,其中包含3名消防人員灼傷,其餘多為員工擦傷。火警發生於一棟四層樓工廠的1樓。(圖/翻攝自臉書「爆廢公社2公開版」)據了解,火警發生於一棟四層樓工廠的1樓,現場火勢猛烈、煙霧密布,數公里外可見攫天泥色濃煙,震撼當地居民。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有目擊者指出,事發當時接連傳出爆炸巨響,有值夜班員工驚險逃生,手部割傷流血,驚魂未定地表示:「好幾波爆炸聲響後就冒出火光,我們靠彼此攙扶逃出來。」據高雄市消防局統計,現場共出動46輛消防車、91名人員,並調派9台消防機器人與營建義消提供的2台重機具全力搶救,目前已知有14名男性與1名女性共15人送醫,其中包含3名消防人員灼傷,其餘多為員工擦傷,所幸均意識清楚,無生命危險。消防人員表示,由於工廠內仍有高溫悶燒,且廠內生產鋰電池,具潛在毒性與爆炸風險,救援行動謹慎進行,尚未貿然進入深層火場,目前正以重機具與消防機器人輔助進行控制。此外,發生火災的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鋰電池廠,為台泥集團旗下三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設立,是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年產能高達1.8GW,足以供應約2.4萬輛電動車所需的長程鎳三元電池。該廠位於小港臨海工業區,地點鄰近小港國際機場,所幸高雄小港機場已表示,濃煙暫未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目前火勢仍在控制中,詳細起火原因與財物損失尚待進一步釐清,高雄市消防局持續在場進行滅火與現場安全維護作業,並聯合環保局監測空氣品質與濃煙是否含有毒性,以保障民眾健康。

才因行動電源出包停產半年 員工爆料羅馬仕5高層捲款潛逃馬來西亞
中國大陸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行動電源品牌「羅馬仕(ROMOSS)」才因品質問題,於7月初啟動大規模產品召回作業,並宣布停工、停產6個月。然而,有員工最近爆料,5名公司核心高層在事發後即失聯,疑似已潛逃至馬來西亞,甚至完成法人變更,引發輿論譁然。綜合《搜狐科技》等陸媒報導,羅馬仕於7月7日發布公告,宣布全面停工6個月,除了少數負責召回作業的員工,其餘全體員工皆面臨停產、停薪處理。多名內部員工透露,公司目前現金流幾乎枯竭,經營陷入困境。一名中層員工指出,公司的5名主要高層自品質管理事件爆發後即全面失聯,疑似早已低調前往馬來西亞,同時完成法人變更。該員工並指控,高層早已將公司當作「提款機」,在香港購置房產、購車揮霍資金,如今公司陷入危機,這些高層卻一併消失無蹤。員工爆料,羅馬仕公司每月營收約達2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16億元),但帳面資金嚴重不足。公司收入幾乎全數用於支付上月的貨款、員工薪資及各項營運支出,幾乎沒有任何資金留存。該員工強調,公司年終所剩盈餘也大多被高層提領,用作風險準備金的金額極少,最多僅可支撐一個月。事態進一步惡化的關鍵,在於公司今年6月初才剛向兩家主要供應商支付數千萬元貨款,又因產品召回後導致資金鍊斷裂,整體現金流頓時陷入真空,連續衝擊供應鏈與員工生計。另據《企查查》資料,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6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447.5萬元),由雷桂斌與雷燦伙各自持有50%股權。公司過去的法人代表分別為雷杏容與雷社杏,監事為雷燕玲。創辦人雷桂斌曾是廣東省深圳市電子產品商業地帶「華強北」出身的資深業者,早年於2000年從事筆電電池代工業務,並於2012年創立羅馬仕,憑藉低價大容量行動電源成功打入市場。羅馬仕停工與潛逃消息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批評公司高層「吃相難看」,痛斥「年年分紅幾千萬元,出事就拍拍屁股走人,員工怎麼辦」、「品質出問題是致命傷,消費者的損失誰來負責」,而公司目前尚未針對情況正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