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吃補行不行3/「氣溫驟降」心血管患者增1倍 醫示警「酒足飯飽最危險」

一名男子吃完薑母鴨之後,走出店門就倒地猝死,醫師認為可能與飲酒、溫差過大有關。(圖/報系資料照)

一名男子吃完薑母鴨之後,走出店門就倒地猝死,醫師認為可能與飲酒、溫差過大有關。(圖/報系資料照)

近來天氣變化大,日夜溫差甚至可相差近10度,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統計,急診轉介的心血管患者暴增近1倍。一名60歲男子吃完薑母鴨後,一出店門口就突然倒下,緊急送醫發現血壓飆高到220mmHg!後來發現男子爆發主動脈剝離,緊急手術後仍然回天乏術。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黃啟宏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都是長年累積下來才發作,不太可能是因為吃特定食物後爆發,以薑母鴨、麻油雞這類食物來說,都屬於高油脂食物,若是經常吃,長期累積後就會造成心血管的負擔。

若是已經有動脈硬化等症狀,甚至已經有心臟病而不自知,天氣冷又吃著熱呼呼的薑母鴨,尤其若是料理中含有酒精、或飲酒,更會引起血壓劇烈震盪,有時一失控就可能引發急性症狀猝死。就算沒有喝酒,吃完暖呼呼的美食後,走到戶外突然吹到冷風,也可能瞬間讓血壓飆高,進而導致中風或其他心臟疾病。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是氣溫驟降時,由於血管急遽收縮,更容易爆發中風、心肌梗塞。(圖/黃威彬攝)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是氣溫驟降時,由於血管急遽收縮,更容易爆發中風、心肌梗塞。(圖/黃威彬攝)

黃啟宏說,多數猝死案例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心血管疾病危險族群,在完全沒有警覺心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憾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只要患有任何一項疾病就具有心血管風險,罹患的疾病愈多、風險也跟著愈高。」

黃啟宏建議40歲後要定期健康檢查,例如抽血就能知道血糖、血脂是否正常,也建議每周在家幫自己量2次血壓。「只要方法正確,其實在家自己量血壓比較準,因為在醫院時往往會過於緊張。」

「很多人量血壓的姿勢千奇百怪,每次都不一樣,這樣實在很難量出正確的血壓值。」黃啟宏建議採取坐姿,先休息5~10分鐘之後,再開始測量血壓,如果量出的血壓值在140/90mmHg之內可持續觀察,若是超過就要就醫檢查。

醫師建議每周在家至少量2次血壓,可以從數值上觀察是否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早就醫。(圖/報系資料照)
醫師建議每周在家至少量2次血壓,可以從數值上觀察是否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早就醫。(圖/報系資料照)

黃啟宏提醒,尤其是高血壓病史長達10年以上的民眾,更要特別提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氣溫劇烈變化時,更要注意保暖,不要讓身體突然一下子冷、一下子熱。

「很多長輩堅持冬天也要清晨出門運動,總認為以前都沒事,所以很鐵齒。」黃啟宏說,以前沒事,並不代表現在會沒事,建議還是別挑戰身體的極限,才能健康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