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新光三越美食街氣爆...餐飲占比最高45% 百貨金雞母面臨新「食安」危機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今(13)日上午11時33分發生嚴重氣爆意外(圖/黃耀徵攝)
每逢假日、節慶或親友聚會場合,上百貨公司享用美食、購物已是許多人的日常,百貨公司在F&B(Food & Beverage)餐飲服務的浪潮下,成為展現各家特色的競爭重點,吸引的不只是人潮,更明顯反映在營收比重上。但是隨著各式餐飲店點逐漸分布在不同類型的樓面時,也帶來了隱憂,成為另種「食安」議題。
看到台中新光三越發生氣爆案,資深百貨業者表示:「一聽到消息非常震驚,過去百貨沒發生過這樣大的事情!」餐飲業種已是百貨小金雞母,每年創造來客高成長,一般百貨餐飲營收都有10%至15%,甚至曾有業者將營收占比拉到45%的記錄。
百貨同業間積極佈局餐飲,服務形態不單只是在樓層上做區隔,從早年的地下美食街躍升到高樓層,甚至還有米其林星級餐廳進駐,近年開闢早餐與宵夜服務之後,打破百貨傳統的營業時段,百貨業可謂已進入全天候餐飲時代。
隨著百貨競爭開始比「食力」,業界以水龍頭的概念來形容百貨公司樓層布局的變化,為了讓每個樓層都能提升坪效,讓在高樓層用餐完的消費者可以逐步逛下樓,在離開百貨前能再創造提袋費商機,甚至為了拉長停留時間,因應不同樓面主題搭配引進咖啡、甜點、冰品等店點。
業者表示,百貨及大型購物中心的消防法規是最高階的,一定要通過才准營業,比一般餐廳嚴謹很多,這就是為何很多新百貨遲遲無法開幕,就是卡在安檢未過。除了外包廠商會定期檢測管線外,每天閉館後,內部員工會確實注意瓦斯是否關閉。
對於政府消防法規要求,百貨業者進一步指出,例如消防逃生通道、消防灑水系統、餐飲櫃位牆面材質的防火等級等,都較一般餐廳更嚴格,管線也是每年檢查,沒有老舊問題,而只要符合規範,百貨高空餐廳都是可以使用明火。
不過有業者提到,美食街的改裝常由統包商執行,若經常與百貨賣場合作,專業廠商應熟悉這些流程,也會有相關施作執照,但台灣面臨缺工潮,廠商可能雇用外籍勞工,是否在SOP操作上有誤,待調查釐清真相。
這波意外是否讓民眾不敢去美食街消費,業者觀察,不至於,也不需要因噎廢食,但商譽影響跟消費者信心會是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