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補助
」 地震 花蓮 賴品妤 總預算 中央補助
遭批該退出國民黨回歸家庭 盧秀燕:媽媽原諒你
台中市長盧秀燕18日表示,外界要自己發揮盧媽媽角色「回歸家庭主婦」一席話,繼而引發一連串性別刻板印象糾紛,「媽媽原諒你」。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近日開嗆在野黨應該就地解散甚至向國人「謝罪」,進一步點名盧秀燕,要盧秀燕不要想選總統了,且既然外界都稱盧秀燕「盧媽媽」,不如「就回歸家庭主婦,退出國民黨!」此話一出引起各界議論。盧秀燕18日一早主持市政會議時被問及此事,僅表情嚴肅地以「媽媽原諒你」5個字回應,其餘並未多談。閣揆卓榮泰對此緩頰,稱這或許是柯建銘對「媽媽」角色的心理投射,女性表現優異沒問題,但大家對「母親」的角色怎麼想,本就有其自由,自己有機會時,會再問問柯建銘所投射的形象是誰。民進黨立委范雲則說,柯建銘這席話當然不好,但從國民黨總召傅崐萁也對主計長陳淑姿提出「你當阿嬤了嗎?」等性別刻板印象嚴重的言論,各黨派都待加強性別意識。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陳培瑜也說,比起關心盧秀燕,民眾更關心的是台中的各項建設,因為盧秀燕擔任市長任內,多次指控中央忽略台中,不過中央補助根本沒有停,加上近期台中出了不少大型意外,各項管理都令人憂心,如此看不見積極作為,只看見盧秀燕一再關注三席恐將被罷免的台中藍營立委,政治操作斧鑿斑斑。

台南行人交通死亡人數增加近18% 市府揭主因:違規穿越
2023年5月3歲余小妹妹行經台南市北區路口的斑馬線被撞身亡,市府為此推動一系列行人友善措施洗刷「行人地獄」的汙名。不料,交通部最新公布全台各縣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南市去年行人死亡人數竟然不減反增,比前年增加近18%,引發各界關注。民團指出,人行道太少是主因;但市府交通局、交警大隊都認為,行人死亡原因以違規行為居多。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全台全年行人交通事故30日死亡人數366人,比前年減少14人,減幅3.68%;其中,台南市的行人死亡人數33人,反而較前年增加5人,增幅17.86%。鑑於余小妹妹被撞身亡交通事故後,市府特別推動百大路口安全計畫等行人友善措施,但行人死亡人數卻不減反增,引發各界高度關心。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榮譽理事長余志祥表示,如想減少行人交通意外事件的發生,應該從改善交通工程著手,像推動路口的行穿線退縮等工程,即能有效減少行人在路口的交通事故;但交通工程改善後,用路人也需要時間適應,去年的行人交通事故死亡數字只是小浮動,還需要進一步長期觀察、持續檢討改進。不過,台南市已經連續3年高居每10萬人交通傷亡事故率全台第二名,僅少於台中市,余志祥認為,主要原因還是人行道太少,導致轉彎車輛容易有死角所致。對此,台南市議員蔡育輝指出,人行道與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關係見仁見智,建議先找一個行人較多的地區試辦,如果成效好再擴大推行;至於行人死亡數增加,多數是車主或行人的違規行為,應該增加路口的警告標誌,並加強宣導。市警局交通警察大隊分析行人交通事故24小時死亡原因也說,去年發生的18件A1行人交通事故中,高齡行人有15件;至於行人肇事原因,未依標誌標線穿越道路7件、穿越道路未注意左右來車2件、未依號誌或手勢指揮穿越道路1件、其他引起事故的疏失或行為1件、無肇因7件。市府交通局進一步分析,台南市行人交通事故年齡以65至80歲高齡者居多,事故時段於晚間6至7點時段相對高峰,主要肇因多屬人為分心及未禮讓行人、違規穿越道路及路口等違規行為造成。針對如何減少行人交通事故,交通局強調,未來將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前瞻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等計畫,持續規畫增設行人專用時相、行人號誌綠燈早開、標線型人行道、行人庇護島、行穿線退縮、綠底行穿線等交通工程設施,以避免行人暴露於交通事故的風險中。另外,交通局還將加強宣導行人通過道路時,務必行走行人穿越道並遵守號誌觀念,並針對高齡長者、高風險群持續結合民政、衛福、宮廟等管道,利用社區共餐、區里文康出遊活動、行動醫院下鄉等機會,透過互動方式搭配實際案例分析,傳達正確交通安全觀念。

堅持大罷免搶救林智堅?藍委要追12億前瞻預算怎麼花的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質疑新竹市長高虹安、新竹市立委鄭正鈐相繼遭罷免,顯示綠營要遮蓋新竹棒球場的「大秘寶」,堅持護航竹市前市長林智堅。黨團強調,新竹棒球場使用前瞻預算,主要經費都來自中央補助,前市長林智堅爭取到8.76億拆除重建,2019年還曾追加預算,總經費飆升到12億,但2022年新竹棒球場落成同日就發生弊案,在野黨一直要求查明錢究竟怎麼花的,但不只未被理會,還反遭抹黑罷免,盼這次檢調能深入徹查,讓新竹棒球場早日重啟。新竹棒球場前挖出混凝土石塊、紅磚、廢電線、塑膠製品、廢棄寶特瓶等大量廢棄物,立法院國民黨團質疑,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當年曾自豪宣稱,8年來他親自巡查監工,現在真的查出問題了,請問林智堅要負責嗎?尤其現在側翼民團還發起罷免新竹市長及國民黨在地立委,難道是擔心林智堅執政時的「大秘寶」繼續被深挖?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說,新竹棒球場花掉納稅錢12億元,卻到目前為止只打過一場球,還導致國手受傷,長期難以再打球,但新竹棒球場下究竟埋藏什麼大秘寶,卻始終難以真相大白。還好,這幾天新竹市政府開挖,真的發現球場下面充滿了建築廢棄土,包括紅磚、廢石、沙石、塑料廢品,被外界大酸「真挖到秘寶」了。王鴻薇指出,新竹市政府之前一直沒有辦法開挖,其實是因為廠商一直進行工程保全的訴訟,最近終於可以動工挖掘,讓大家瞭解真相。她表示,若以目前廢棄物清運費用計算,新竹棒球場下藏建築廢棄物,利益至少達1億3000萬元,大家也不禁要問,當年新竹市政府究竟是如何驗收過關的呢?尤其該球場用的是前瞻特別預算,在野黨當年想監督動輒得咎,新竹棒球場預算卻一路追加,沒想到一啟用就爆發弊案,現在綠營側翼民團還發動罷免新竹市長高虹安,國民黨立委鄭正鈐,難道真是堅持護航當年親自監工的林智堅到底?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則痛批林智堅草菅人命、傷害球員,而新竹棒球場就是民進黨荒謬施政的縮影及照妖鏡,石塊、紅磚、廢電線、塑料製品、寶特瓶多到可以堆起數個小山丘,更扯的是連混凝土結構都被技師公會判定未達安全程度,這不是草菅人命,什麼是草菅人命?羅智強指出,球迷要在球場座位上看球,但林智堅卻蓋了一個結構安全不達標的建築物,請問有將球迷的命放在心上嗎?如果連在球場上打球的球員都會受傷,這對得起所有為國家拼命爭光的球員嗎?他並感嘆,高虹安助理費案涉貪11萬元,一審火速宣判7年4個月,但林智堅草菅人命的球場涉案金額高達12億,檢方迄今拖拖拉拉,請問偵辦進度在哪?有沒有徹查林智堅與廠商的關係、金流,側翼現在甚至變本加厲,要搞大罷免,將能監督球場弊案的立委罷免掉,這有道理嗎,根本就是民進黨赤裸裸的陽謀,目的就是遮蓋新竹大秘寶,相信新竹市民會看得很清楚。立委鄭正鈐也要求,檢調立即速查此案,絕對不能姑息,而且必須徹底檢討覆土重量問題,全面提升結構安全,改善排水系統,確保場地回復最佳狀態,讓新竹棒球場早日與球迷見面。

嘉義強震讓台南楠西市場成危樓…攤商還在「賣命」營業 仍有9戶未搬
台南市楠西公有市場受0121嘉義大埔地震影響,受損嚴重,經鑑定被列紅單成「危樓」,事隔將近1個月,市場不少攤商仍在營業,看他們在殘破、搖搖欲墜的建物下做生意,除此之外,還有9戶人家住在市場裡,讓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市場處說,楠西公有市場必須拆除重建,但總經費超過1億元,需要中央補助,這段期間會引導攤商到市場對面的空地擺攤。楠西公有市場營業的攤商有20多家,地震發生後,市場內部的建物嚴重壞損,多處梁柱可見明顯的裂痕,市場外圍2層樓的騎樓也被震損,不過大多數的攤商為了生計,仍持續冒險營業。事隔將近1個月,市場不少攤商仍在營業,看他們在殘破、搖搖欲墜的建物下做生意,讓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圖/中國時報記者張毓翎攝)台南市市場處處長王俊博表示,楠西公有市場拆除重建費用初估要1億1500多萬元,市場處會向中央爭取補助;對於市場的攤商,市場處已規畫在附近一塊空地搭建臨時攤販區,讓攤商在這段過渡期有辦法做生意;至於原本居住在市場的家戶,也會勸導搬離。楠西公有市場自治會會長江岡輝說,這幾天市場自治會不斷開會,希望讓攤商們達成共識,目前大家對遷移他處做生意,沒有什麼異議;有些市場內的住戶不願搬離,他也會好好勸說,協助他們到市府安排的安置處居住。

總預算遭刪凍 國土署:影響各縣市道路和下水道計畫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今(24)日表示,立法院日前通過114年度總預算,歲出金額遭大幅刪減,創歷年新高,因此配合行政院補助地方一律先凍結50%之指示,全面盤點本署補助地方政府之案件與預算,初估凍結金額為133.4億餘元,影響的計畫包括: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市區道路)、永續提升人行安全、污水下水道第六期建設、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推動、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暨管理系統整合應用及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等,這些計畫大多用在協助臺北市以外之21個縣市,透過中央挹注經費來支持地方完善在地交通網與基礎民生設施。國土管理署表示,生活圈道路計畫原預計要補助地方政府辦理都市計畫道路開闢前用地取得作業,除臺北市非屬補助範圍,其餘縣市皆會受到影響;此外,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臺北市補助額度為35%,其他縣市皆為中央補助50%以上之案件,預計進行重新檢討;另中央過去持續協助臺北市以外之地方政府辦理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建置,其整體建置進度也恐受影響。國土管理署進一步說明,有關污水下水道第六期建設計畫部分,今年各縣市政府推動相關建設,總經費為141.43億,共有330件屬延續性工程及所需經費達100.56億元,目前也將先行凍結補助經費50%;再生水推動計畫之經費則是會讓已供水之廠區優先使用。國土管理署表示,過去為鼓勵各縣市與鄉鎮推動城鄉地景、公共空間等改造規劃,長期辦理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以實質提升整體生活服務機能,受到補助預算凍結影響,其補助件數及額度也將有所調整。國土管理署再次重申,不合理之刪除與凍結原因,會嚴重破壞中央與地方之合作夥伴關係,讓中央、地方與民眾成為受害者,同時阻礙國家整體發展,相信這絕非全民樂見之結果。

台南楠西一晚22餘震震不停成重災區 多地停電外圍五里情況尚不明
台南市楠西區接近嘉義6.4強震震央,且在0點17分的大埔主震後,截至凌晨4點30分,光是震央在楠西區的餘震就多達22起。人口密集的東勢里、楠西里已傳出數十戶民宅嚴重龜裂受損,區公所指出,由於許多地區停電尚未恢復供電,外圍還有五個里的情況仍未傳回,災情還無法統整。楠西區公所主任秘書羅朝勝表示,房屋受損嚴重的地區已知有民族路、民權路及中興路,牆壁傾倒、龜裂,梁柱受損,由於餘震不斷,許多住戶都不敢回到屋內。楠西區中興路63巷民宅嚴重龜裂。(圖/中國時報記者寶智華攝)羅朝勝指出,楠西區外圍還有照興、密枝、鹿田、龜丹及灣丘等五個里,外圍五里的人口較少,許多磚造屋也閒置無人,目前各里相關的災情尚未傳回,至少要等天亮後才有辦法進一步確認。羅朝勝說,這次強震重創楠西區,民宅受損初故至少已達數十戶之多,將爭取中央補助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楠西區中興路63巷整排的透天厝民宅嚴重受損。(圖/中國時報記者寶智華攝)

屏東瑪家落實資源回收反成「垃圾山」 環境部長允諾補助改善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處理量能不足反而導致資收暫置場堆積如山,族人等待丟回收資源要1小時,還衍生出騎機車代丟垃圾的新興行業。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下午前往視察,允諾中央補助1輛資收車,並協助另設資收暫置場。瑪家鄉民代表柯俊傑表示,政府要求執行破袋檢查圾圾分類,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垃圾量減少一半,但資源回收爆增56%,而瑪家鄉為適應山區陡坡及小路,資源回收車噸數小,結果載不到兩個部落就滿了,要先回到清潔隊將資源倒出再繼續路程,後半段的部落往往要等上1個小時才能丟收回。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陳情,在立院多次質詢環境部,她說,原鄉因地理環境與平地不同,山區道路又窄又陡,垃圾清運車體積限制無法轉入小巷弄內,有些路線垃圾車距離部落超過500公尺,部落還發展出一個新行業,有摩托車幫忙載垃圾到丟垃圾的地點,一個收10元,一天可以賺到2、300元。彭啓明現場允諾,中央會補助一輛資源回收車,是否有第二輛再評估,至於資收場過小,會輔導鄉公所寫計畫再向環境部申請,全力支援。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立委伍麗華(左)質詢時反映問題,環境部長彭啟明(中)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全鄉僅2輛資源回收車,無法負荷暴量的回收物,常得往返清運,增加民眾等待時間,且現有的車輛老舊,故障率高與維修費遽增,再加上資源回收場因空間與人力不足,都增加公所處理壓力,盼中央協助補助回收車、興建新的資源回收場經費及人力問題,提升民眾清運資源回收物便利性。彭啟明結束視察行程後,轉到內埔鄉參訪獲得低碳社區特優獎的東片村及隘寮村,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成為全台典範。

屏東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反亂象叢生 環保部長允諾補助改善
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處理量能不足反而導致資收暫置場堆積如山,族人等待丟回收資源要1小時,還衍生出騎機車代丟垃圾的新興行業。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下午前往視察,允諾中央補助1輛資收車,並協助另設資收暫置場。瑪家鄉民代表柯俊傑表示,政府要求執行破袋檢查圾圾分類,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垃圾量減少一半,但資源回收爆增56%,而瑪家鄉為適應山區陡坡及小路,資源回收車噸數小,結果載不到兩個部落就滿了,要先回到清潔隊將資源倒出再繼續路程,後半段的部落往往要等上1個小時才能丟收回。原民立委伍麗華接獲陳情,在立院多次質詢環境部,她說,原鄉因地理環境與平地不同,山區道路又窄又陡,垃圾清運車體積限制無法轉入小巷弄內,有些路線垃圾車距離部落超過500公尺,部落還發展出一個新行業,有摩托車幫忙載垃圾到丟垃圾的地點,一個收10元,一天可以賺到2、300元。彭啓明現場允諾,中央會補助一輛資源回收車,是否有第二輛再評估,至於資收場過小,會輔導鄉公所寫計畫再向環境部申請,全力支援。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環境部長彭啟明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屏東縣瑪家鄉落實資源回收,但因處理量能不足,回收場待處理資源堆積如山,立委伍麗華(左)質詢時反映問題,環境部長彭啟明(中)12日前往視察,允諾補助改善。(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瑪家鄉長羅清仁表示,全鄉僅2輛資源回收車,無法負荷暴量的回收物,常得往返清運,增加民眾等待時間,且現有的車輛老舊,故障率高與維修費遽增,再加上資源回收場因空間與人力不足,都增加公所處理壓力,盼中央協助補助回收車、興建新的資源回收場經費及人力問題,提升民眾清運資源回收物便利性。彭啟明結束視察行程後,轉到內埔鄉參訪獲得低碳社區特優獎的東片村及隘寮村,鼓勵大家持續努力,成為全台典範。

反制《財劃法》搶3753億 郭國文:同法授權中央要求地方上繳
郭國文今(2日)指出,面對國民黨在未經討論、財政部不知情下通過《財劃法》修正案,搶走中央3753億,對中央財政造成嚴重衝擊,他在質詢時提出反制措施,要求財政部評估,藉由《財劃法》授權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上繳」的措施,可動用此條款來避免影響重要政策。郭國文指出,《財劃法》第33條明定:「各上級政府為適應特別需要,對財力較優之下級政府得取得協助金。」從交通月票、租金補貼到健保與勞保財務等,都是重要政策,郭國文認為,若有財源不足的問題,應動用此條款,要求地方政府上繳「協助金」。先前主計總處評估,非法律義務支出,包括國防、勞保撥補、租金補貼、健保財務等預算,大概需刪減28%;若國防預算不動,其餘預算則預估刪減37%,顯然是嚴重衝擊重要政策。郭國文說,根據估算,許多地方政府光是中央補助金額就超越預算數,等於地方政府一毛稅金都不用收,就有花不完的錢;更不用說,去年地方政府歲計賸餘648億,顯然,新版《財劃法》再給地方3753億,會造成大量的財稅浪費。郭國文認為,當初《財劃法》3分鐘通過修法,出現許多後遺症,財政部作為主管機關,應該動用《財劃法》第33條,要求地方上繳「協助金」,確保重要政策能維持。對此財政部長莊翠雲承認,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並且會跟主計總處討論。

嘉義縣祭高獎勵金!寶特瓶裝菸蒂每罐30元 半年回收千萬根
嘉義縣環保局推動菸蒂回收兌換現金活動,半年累計回收菸蒂已有千萬根,多達一貨櫃的量。由於回收成效卓著,環保局規畫向中央申請補助,朝裝滿一罐600ml寶特瓶換30元的額度繼續推動,鼓勵民眾撿拾、收集菸蒂。針對回收菸蒂的後續處理,環保局除找中研院合作,將媒合廠商朝塑膠再利用方向著手,讓菸屁股也能循環再利用。環保局今年6月推動菸蒂兌換現金、好禮活動,鼓勵民眾收集菸蒂,到18鄉鎮市清潔隊及合作店家兌換30元現金或等值物品,統計到12月15日收集到800多萬根菸蒂,僅半個月時間,今31日年度截止日,環保局又收到2、3000個寶特瓶,粗估回收逾上千萬根菸蒂。廢棄物管理科長蘇義雄說,民眾參與遠超乎預期,原設想發放金額大約30萬元,現兌換金額已逾百萬元,因為比廢紙、鋁罐等資源回收物還好賺,有清潔人員大量撿拾、收集菸蒂,已有人賺進好幾萬元,還有高中生送來2、300個保特瓶,幫自己賺助學金。目前所有回收菸蒂已暫置保存,環保局長張輝川表示,濾嘴是一種稱為「醋酸纖維」的塑膠,意即菸蒂就是難分解的塑膠垃圾,又會造成環境危害,目前環保局正在想辦法媒合廠商,預計將濾嘴再利用,而非送進焚化爐。張輝川說,國外已有醋酸纖維再利用的技術,可再做成塑膠板木或製成油當生質燃料,基本上只要是塑膠都能回收再利用,目前環保局除找中研院合作開發相關產品,也找業者洽談如何去化,基本上應用技術不是問題,主要是業者的意願和成本效益評估。目前確定,菸蒂回收活動明年會持續推行,但1瓶換30元支出太可觀,加上無法預期繳交數量,環保局為減輕財務壓力,除規畫調整明年的回收機制,也打算向環境部提出補助申請,希望中央補助10元,縣府出20元,維持30元回收兌換額度,鼓勵民眾明年繼續撿菸蒂、賺外快。

陳智菡酸行政院邏輯混亂 「彷彿看到過年壓歲錢被收走」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行政院今(23日)上午舉行記者會,表示財劃法修正衝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甚至需要重新編列。民眾黨團主任陳智菡狠酸,看完行政院開完的「造謠記者會」,感覺提前過年了,彷彿看到很多爸爸媽媽會跟孩子說的話:「哎呀!你不會用錢,媽媽幫妳收起來!」這些謊言,充滿邏輯矛盾,孩子們要張大眼睛看清楚啊。對於政院記者會,陳智菡在臉書發文,她首先點出「財政部媽媽」莊翠雲部長說:中央過去大量補助給財政較差的縣市,所以現在地方財政都漸趨穩健,可是修法後,錢直接分給地方,這樣地方就不會積極自籌財源,地方財政就會弱化。陳智菡質疑,想舉手請問部長,為什麼一樣是把錢給地方,由中央補助,地方財政就會健全;從根本直接分配,地方就會開始懶惰不去賺錢?「難道莊部長眼中的地方首長,都是等著拿錢不做事的大官?」陳智菡強調,以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所在的台北市來說,無論各項補助、前瞻預算多寡,他考量到地方建設需求以及永續性,因此柯文哲任內積極招商、減債、預算要量入為出,確實提升台北市財政狀況。換言之,財政體質是否良好,是與首長能力、縣市條件有關,跟中央是否補助沒有絕對關係,莊部長這種邏輯,怪不得遲遲無法產出政院版本。對於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財劃法是「倉促立法」。陳智菡表示,想請問行政院,民主進步黨已經執政9年,永遠研議、研議再研議,請問還要等民進黨多久,才不倉促?陳智菡續指,李慧芝又說:「社福、警政、水利、交通應該由地方編列財源支應,但因為地方自籌財源能力不足,所以中央用各種補助款幫助地方。」李慧芝說了實話,按照地制法,地方自治事務本就該由地方支應,但各地方自籌財源能力不一,許多縣市財務窘迫,加上中央扣著所有經費,更是雪上加霜,如今中央還倒果為因,講成是地方都不會用錢他們才要幫忙管錢。陳智菡直言,這不就像很多爸爸媽媽,除夕夜就把小孩壓歲錢通通拿走,回過頭再教訓小孩是他們不懂用錢,講的頭頭是道、語重心長,最後那些爸媽幫妳存起來的壓歲錢呢?成了千古之謎。陳智菡認為,說穿了,中央只想把錢扣著,再用一般補助款、前瞻特別預算等名目發放,經常淪為看縣市首長顏色辦事,根本不是依照「事權」來做合理劃分,更難以體現責任政治。陳智菡表示,行政院開了一場邏輯混亂、不知所以然的記者會,財政部的小編還不斷出來洗地,幸好網友頭腦清楚,留言比官員唸稿好看。

公車電動化與智慧交通並行 林沛祥喊基隆交通再優化
基隆市籍國民黨立委林沛祥21日表示,目前已與中央和基隆市府攜手,為基隆爭取了新台幣13.25億元來推動多項交通建設,矢言改善基隆交通。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與交通部長陳世凱等官員21日考察基隆交通建設。林沛祥於考察期間點出多項利多,以客運業來說,中央補助了約1.03億元在基隆市區客運營運虧損補貼及票價補貼等;此外,為了拚「淨零碳排」,中央將補助基隆汰換123輛大型、41輛中型電動巴士,其中大型巴士每輛公車提供約600萬元補助,力拼2027年完成基隆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改善市民乘車品質。林沛祥也說,「智慧交通計畫」基隆市獲得中央補助4,200萬元,會用在智慧交通管理中心系統升級及提升交通安全效率,而自行車道建設也已獲得中央核定補助7,498萬元;另針對從客運站、火車站到住家的「最後一哩路」計畫,會繼續爭取中央支持,期望未來可以完善自行車租借及綠色運輸系統建設。值得一提的是,林沛祥提到,安樂區除了已是現在基隆人口最多的區域外,未來人口還會繼續成長,然而目前靠麥金路為主的聯外道路,因路幅狹小與地形影響,每天上班上課交通尖峰時段,民眾塞車有苦難言。他預告,未來會新闢安樂區聯絡道計畫將銜接國道1號中山高、國道3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及台62快速公路,解決麥金路一直以來交通壅塞問題。林沛祥重申,身為交通委員會的立委,未來會繼續與地方合作,全力爭取中央資源與支持,提升基隆的交通建設,逐步實質改善基隆市民的通勤品質。

挖棒球場建地下停車場與滯洪池 基隆市府拚解大武崙颱風淹水苦
基隆市政府工務處長陳耀川18日表示,基隆市立棒壘球場下方滯洪池已經完成規劃,只要水利署核定便會爭取中央補助執行,有望與中央開鑿分洪道方案雙管齊下,根治基隆水患問題。基隆市議會定期會18日進行市長謝國樑施政總質詢,有鑑於10月底颱風一波波來襲,基隆市大武崙溪險些溢堤釀災,不少議員質詢時關切防洪整治工程,市府工務處長陳耀川說,市立棒壘球場下方建滯洪池已完成規劃,待水利署核定就會爭取中央補助執行,中央另有開鑿分洪道方案,有望有效解除水患。市議員秦鉦指出,大武崙溪多年前溢堤,當年河岸的基金公路有如河流,除有計程車在水面漂流,客運候車民眾也得爬上候車亭上方才能保命,險象環生,雖然中央和市府事後有著手整治大武崙溪並加高堤防,但對照現在極端氣候威脅,10月颱風更險些溢堤,民眾仍不免擔心生命財產安全不保,呼籲市府務必做好防洪工作。陳耀川對此回應,大武崙工業區的小型排水跟調整池都已完成,目前在做中期方案,而謝國樑上任市長後,與在地立委合作,向中央爭取補助新台幣1.5億元,整治中崙里到消防局河段,預計2025年中完成,工程內容包括河道拓寬、濬深、施作子母溝及疏洪道,屆時有望一解颱風季洪水隱憂。陳耀川說,市府已計畫在位於大武崙的基隆市立棒壘球場往下挖,在地下一層做停車場,地下二層則是規劃為滯洪池,完成施作後,平面再恢復棒壘球場,也會在附近找地方蓋游泳池,打造多目標滯洪池園區。他強調,目前全案已經完成規劃,經費估計約13億元,目前計畫已送中央水利署,只要核定後,市府會想辦法找齊分攤款,施工期程大概要3年半,為滯洪努力。

花蓮爭取6000萬中央補助,道路煥新助力觀光與交通安全
花蓮縣政府攜手立法委員傅崐萁,成功爭取交通部補助6000萬元,用於「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公路系統)」,改善花73-1線、花75線及花83線等重要路段。這些道路的優化工程將不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更為花蓮的觀光發展注入新動能。重點道路全方位升級,便利居民與遊客 1. 花73-1線花73-1線全長約4.2公里,是連結卓富大橋與長富大橋的重要道路,穿越文化鮮明的原住民部落,並以其自然景觀吸引了自行車愛好者與遊客。然而,老舊路面長期破損不堪。本次改建將進行全面性路面平整,新增高透水性鋼管護欄提升排水效率,並安裝轉彎處反光鏡以減少視線死角。此外,在新良國小路段增設人行道與排水溝,改善雨後積水問題,讓學童通行更安全。 2. 花75線(卓富公路)全長21.2公里的花75線串聯多個社區,是環島遊客的熱門路線。此次計畫將對8公里路段進行大規模改善,包括路面重新鋪設、凹凸人孔蓋平整化,並在夜間駕駛事故多發的轉彎處增設太陽能警示牌和反光導標。原有破損的里程牌、標線與反光鏡也將全面更新,為駕駛者提供更清晰的路況指引,降低事故發生率。 3. 花83線(瑞穗聯絡道路)作為連結瑞穗鄉黃金湯泉自行車道與台9線的主要道路,花83線每年吸引大量自行車騎士和遊客。然而,老舊基礎設施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觀光需求。本次工程將增加自行車休憩點,完善慢車道與行人道規劃,並在轉彎處安裝夜間輔助標誌。蝴蝶谷等熱門景點的入口處,將新增網狀線與慢速警示標誌,優化人車分流設計。同時,候車亭也將整修更新,提供居民與旅客更舒適的等候環境。注入在地特色,打造宜居觀光之城本次改善計畫不僅重視道路品質與安全,更將在地文化融入基礎設施建設中。例如花83線護欄的設計結合客家文化與地方意象,打造兼具實用性與美感的公共空間,為花蓮塑造特色道路景觀。以民為本,邁向宜居未來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始終以鄉親需求為核心,除提升道路平整度外,還注重交通設施的完整性與人本設計,確保用路人安全、行人友善。「我們的目標是讓居民與遊客都能享受安全、便捷的交通環境,同時展現花蓮的文化魅力,推動城市邁向國際觀光新高度。」花蓮爭取6000萬中央補助,道路煥新助力觀光與交通安全(圖/花蓮縣政府)縣府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進一步推動基礎建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並吸引更多旅遊人潮。花蓮正以安全、便捷、宜居的全新面貌,邁向成為國際級觀光城市的願景。

基隆科技執法設備再+2!預計12月1日啟用 增設地點一次看
為提升用路人交通安全,基隆市警察局於去年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分2年建置12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其中10處已於今年7月1日啟用,另2處擇定仁愛區孝二路與忠四路口以及安樂區基金一路208巷口,業經建置完成,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為宣導期,預計12月1日正式啟用執法。市警局交通隊表示,本次新設2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地點,仍依據基隆市30大多事故路口統計數據進行規劃,經評估事故與違規態樣、道路型態及交通流量後,擇定適當之路口建置,孝二路與忠四路口著重取締「不依標誌標線指示行駛」與「跨越雙白線」,基金一路208巷口則是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及「違規停車」,以防制交通事故發生,確保人車通行順暢。為提升用路人交通安全,基隆市警察局分2年建置12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圖/翻攝畫面)根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研究推估,每增加1位車禍死亡民眾,社會成本增加約新臺幣1,600萬元;基隆市自112年起積極推動「行人友善」專案,在警方強力宣導與執法之下,113年截至10月底因交通事故死亡計19人,較112年同期(27人)減少8人,約已減少1億2,800萬元社會成本。交通隊強調,科技執法係以防制違規肇事為主要目的,而警方在審查舉證影像時,將本於「從嚴審查」之原則,透過複核機制,確保執法品質並兼顧民眾權益;呼籲用路人共同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批藍白顧政爭不顧民生 民進黨呼籲盧秀燕支持總預算審查
民進黨29日舉行記者會指出,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已遭在野黨六度杯葛,導致審議延宕超過一個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明年度中央總預算規模達三兆元,其中逾400億元將用於補助台中市的交通、育兒、空污等新興計畫與新增預算,這些經費能否順利推動,攸關台中的民生發展,呼籲台中市長盧秀燕與台中選區的國民黨立委支持總預算盡速審查,勿阻擋地方發展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台中市議員黃守達及陳俞融29日舉行「只顧政爭不顧民生,藍白惡卡總預算—台中篇」記者會,控訴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等人,一方面收割中央補助的政績,另一方面卻在立法院阻擋總預算,操作雙面手法,大玩包牌式手法。吳崢強調,民進黨執政後不分黨派推動建設,對台中的補助逐年增加。2015年馬英九政府給台中的補助為530億元(含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各部會計畫型補助款),而2025年總補助額將達830億元,八年來增幅超過330億元。吳崢表示,羅廷瑋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中未配合黨團杯葛,改投棄權票,顯示連部分國民黨立委也認為總預算應儘速通過,但國民黨內少數傾聽民意的立委最終仍遭黨內打壓。吳崢呼籲,國民黨台中立委傾聽選民聲音,不再阻擋預算審議,讓地方建設順利推進。黃守達表示,藍白聯手杯葛預算,已造成台中市政嚴重癱瘓,本來最該擔心的應該是盧秀燕,可惜盧市長與國民黨沆瀣一氣、聯手阻擋。民進黨市議會黨團連續三次要求台中市政府提供中央總預算遭阻擋,帶來的財政影響衝擊評估報告,很可惜三次要求,三次遭到市府阻擋,顯然盧市長沒有把台中民生建設當一回事,國民黨從市長、立委到議員,都不把台中建設當一回事。黃守達說,在台中人最關注的交通上,行人死亡事故事件全國最高,台中不到一個月之內發生好幾起嚴重交通事故,包含公車撞上東海大學學生的悲劇。在在凸顯台中的交通避續進行大改造,而相關經費來源,中央的支持非常重要。包含捷運藍線5億元、公運及平權計畫4億元以及人行安全計畫2億元,都是台中迫切所需,但在藍白聯手之下全部卡關,經費很可能無法在台中落實,台中的交通建設、行人安全將會嚴重倒退。台中市區的三位藍委黃健豪、羅廷瑋、廖偉翔,捷運藍線就經過他們的選區,藍委平時開工動土剪綵用力收割,中央要來補助台中時卻又阻擋,非常無恥。陳俞融指出,盧秀燕在10月4日開議時,面對民進黨團強力抗議,中央預算遭卡關問題,表達一定能妥善解決,盧秀燕市府至今持續以中央預算會協商為理由,後續中央補助恐有變動等說法,拖延議員索資相關預算資料,將中央補助預算對於台中市明年總預算影響評估完全蓋牌,不讓市民以及議會知曉,逃避議會監督,根本就是「中央藍白擋總預算,中市府還擺爛蓋牌」。

怨總預算卡關影響新北建設 民進黨:藍委只顧政爭不顧民生
立法院審議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不斷遭在野黨杯葛,至今已經六度卡關,包含許多社福、民生、醫療新興預算明年能否順利進行,引發社會關注。對此,民進黨24日由兼任黨發言人的新北市議員戴瑋姍及新北市議員張維倩、張錦豪、鄭宇恩舉行「只顧政爭不顧民生、藍白惡卡總預算─新北篇」記者會,痛批國民黨新北市立委洪孟楷、廖先翔等人,一面向中央討經費,一面在立院卡預算,大玩兩面手法,欺騙社會大眾。戴瑋姍表示,明年度總預算六度遭到在野黨阻擋,至今已延宕超過一個月,新北市許多建設經費無法到位,引起新北市民強烈反彈。事實上,行政院不斷釋出善意,希望能夠儘速通過總預算,遺憾看到羅明才、林德福、洪孟楷、廖先翔、葉元之、張智倫以及朱立倫子弟兵吳宗憲等藍委,一面討經費、討補助,收割中央政績,頻稱自己成功爭取預算,卻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立法院阻擋預算,不顧新北市民生活,已經嚴重影響新北市明年河川整治、捷運工程等民生建設,即便未來新北市以墊付款處理,衍伸利息仍是由全體新北市民買單。張維倩指出,新北市長侯友宜上周四特別出席行政院會,針對颱風所造成新北部分行政區嚴重災情,向中央爭取中央挹注新北治水預算,包括水環境、下水道、水安全等重要工程,但侯友宜難道忘記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已被國民黨立委阻擋六次,至今無法付委審議,中央再怎麼想要幫助新北治水都顯得無力。 張維倩接著說,隨著新北市議會將展開對新北市政府114年度的預算審查,國民黨持續阻擋總預算,共有高達603億來自於中央補助的預算,其中與市民最迫切相關的教育局、衛生局、社會局中,中央補助預算更超過300億元;此外,新北市明年將舉辦世界壯年運動會,其中使用到的新莊棒球場、板橋第一運動田徑場的場館整修,皆有中央所補助的經費,若因總預算遭杯葛無法到位,勢必影響到相關工程,豈是侯友宜一句「尊重立法院權責」輕輕帶過。鄭宇恩呼籲,國民黨立委不要大玩兩面手法,10月7日洪孟楷和賴清德總統視察金山的災情,當時還說他會支持治水的預算,也在8日說他不會擋治水的經費,可是洪孟楷大玩兩面的手法,在人民面前說支持治水的預算,卻在立法院大搞杯葛手段,這就是標準的虛偽政客,「人前手牽手,背後下毒手」。張錦豪表示,山陀兒颱風豪雨造成員潭溪、金包里溪、清水溪溢堤造成金山、萬里嚴重淹水,甚至導致民眾不幸喪命,是近年來最嚴重的水災。10月6日賴總統與侯友宜市長到場勘災,國民黨的洪孟楷、廖先翔也陪同,他當面向廖先翔拜託讓總預算案通過,也獲得承諾支持總預算,讓新北獲得治水預算,卻被藍白的政治鬥爭犧牲,廖先翔臉書說「讓大家不再受到無情的風雨侵害」,但說的跟做的完全兩回事。藍白政治操弄,犧牲災民重建家園的資源,實在令人心寒。張錦豪說,汐止人真的很需要軌道建設,今年捷運汐東線終於成功發包,中央也挹注57.96億元,除了汐東線基隆捷運補助更是補助519.98億元,這些廖先翔都表態支持,卻在立法院扮起阻礙建設發展的罪魁禍首,呼籲在地立委廖先翔別再擋總預算案,讓災區有資源重建,讓汐止期盼20年的捷運別再延宕。

台北市拾荒者拿不到中央半毛錢 北市府:請拋開政治攻防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殷瑋17日表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接連就「資源回收」議題批評北市府,但再怎麼惡意抹黑、爭功諉過、急於表忠,也無法改變民進黨立委雙重標準、漠視基層、對政策實務一無所知的事實。殷瑋指出,台北市列冊的資源回收者中,許多遲遲未能領到中央補助,因此向綠委喊話,「何時才能拋開政治攻防,站在拾荒者這邊?」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指出,拾荒者每周勞動6天、每天做回收12小時,但一個月的收入卻只有5000到8000元,所以環境部規劃「資收關懷計畫」對弱勢拾荒者的回收物加成給付,但地方政府要盤點列冊,才能請領這個補助;目前全台灣有將近2700名拾荒者有接受「資收關懷計畫」的幫助,但全台北市只有30位,而在萬華竟沒有任何一位拾荒者有獲得資收關懷計畫的協助。殷瑋指出,台北市內資收紙類占七成,中央在資收計劃中卻完全排除紙類,台北市向中央反映也無效,「是不是聽不見地方的聲音?難道台北市拾荒市民的生計就不重要?」殷瑋表示,洪申翰連串發言,卻完全無法正面回應「台南、高雄都有完全沒有造冊的區」的疑問,是不是不敢拿同樣一套標準,公平以事實進行檢驗?就只剩下護航功能?中央政府至今已連續在洪申翰、林楚茵兩位立委所屬的民進黨執政之下連續九年,卻有真實的「拾荒者」,在中央的標準之下,加入計畫卻至今沒拿到半毛錢。殷瑋說,洪申翰的質疑是惡劣抹紅,毫無中央民代問政應有的高度;臺北市是全臺唯一在中央補助標準之上,額外以市府預算增加1000元補助的城市;而洪說南部城市有部份區「連一個列冊的人都沒有」是因為「人口稀疏」,此話顯露對台灣人口分布與資收現況的認識之淺,他直接請洪申翰回答,高雄人口最密集的區,有幾位造冊者?殷瑋說明,在這爭議之中,真正的問題核心是,不分城市,在中央政策之下,地方面臨了類似困境,需要中央民代透過監督來協助解決,而不是只會指著特定城市的鼻子罵,讓真正需要幫助的民眾莫名所以。殷瑋指出,臺北市現有41位加入補助計畫的造冊者中,有10位至今沒領到任何一毛錢,其中更有6位是洪申翰「看似關心」的弱勢族群,他要求洪申翰向社會大眾交代,這些人的補助在哪裡?他說,洪委員稱可以分開價低的鐵罐賣給中央、價高的鋁罐賣民間,忽視拾荒者勞動本身就很繁重、不可能有如同洪委員有時間「多跑幾趟」分頭賣,再次證實了洪委員應虛心面對外界「何不食肉糜」之議。殷瑋說,洪申翰委員質疑「北市府刻意不作宣傳,甚至以編造理由拒絕拾荒者申請」,事實卻是北市府長期積極協助拾荒者,最近一次透過各區清潔隊大範圍訪查到274位尚未造冊的資收戶中,有270位都明確「拒絕造冊」,再次證明洪委員不願面對的真相:中央訂定的標準有問題。北市府指出,洪申翰指市府「效仿北京清理低端人口」,是惡劣抹紅,毫無中央民代問政應有的高度。(圖/翻攝自洪申翰臉書)

北市造冊拾荒者才30人 林楚茵批蔣萬安行政怠惰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17日表示,台北市拾荒者列冊與實際情況落差甚大,導致上百名拾荒者領不到中央「資收關懷計畫」補助費,簡直不把弱勢族群當一回事,北市府行政如此怠惰,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加油好嗎?」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日前踢爆,北市萬華區在案造冊拾荒者僅2名,與路上實際所見落差甚大,真實性完全不足。同黨立委林楚茵進一步批評,蔣萬安所屬的國民黨永遠不把弱勢當一回事,前有藍營市議員應曉薇驚天一語要對街友寒冬噴水驅離,後有蔣萬安對拾荒者視而不見,實在誇張。林楚茵說,此案點出北市府問題有二:首先,北市府根本行政怠惰,不僅萬華區環保局僅列冊2人屬於「拾荒者」,全台北市拿到「資收關懷計劃幫助」者共只有30人。她說,調查全台在案拾荒者約2,500名,台北市只有30名,不到1%,絕非真實數字。第二,「資收關懷計畫」是環境部的經費,以高於市場行情價,向有列冊的弱勢拾荒者收購回收物,列冊拾荒者每月最多領取5,000元補助費用,根本不是花北市府的錢,蔣萬安何以把人民救命錢拒於門外,傲慢至極實在令人不解。林楚茵重批,或許蔣萬安出身權貴,不把中央補助拾荒者的5,000元當一回事,但這卻是拾荒者們拚死拚活努力一個月的平均收入數字,請蔣市長正視。

一鼓作氣1/反罷樑大勝 在野速審財劃法逼中央分錢「憂又等25年」
藍白陣營聯手以超出1.6萬票粉碎「罷樑」行動,也讓立院藍白黨團合作更有底氣,本會期將合推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自中央分配給地方縣市現有統籌分配稅款基礎上,再「切出」3208億統籌稅款,補助各縣市。藍營高層人士指出,藍白聯手擋下綠營「大罷免潮」後,士氣大振,若在立院乘勝追擊,透過修正《財劃法》,鬆動中央政府「集錢」,不分藍綠縣市不僅財源都能增加,有助於地方建設,也化解對地方政府「集權」力道。2026縣市長選戰的在野黨選將,也不必再像過去八年,只能在大選時眼巴巴欣羨中央為綠營選將大放利多,朝野立足點相近,讓選舉更公平。基隆市罷樑投票結果,反罷樑票大勝1.6萬票,讓藍白立委有如吃下定心丸,力拼開審財劃法修正案在本會期完成立法。(圖/劉耿豪攝)25年未修的《財劃法》仍側重在以北、高兩都為規劃核心的集錢集權思維,財政部雖在立院上會期同意未來會提草案,但本會期開議後,卻推說各縣市對「水平分配數字」(各縣市分多分少)仍喬不攏,因而提不出草案。「再拖過這會期,立院下會期縣市長選戰將開打,修財劃法變數更多,在野立委驚覺修法刻不容緩,財政部想拖不送草案,也得審。」藍營財委會召委陳玉珍說,她已立下「軍令狀」,凡由她輪值(另位召委為民進黨立委賴惠員,兩人隔週輪值)召委,必排審財劃法,力拼10月底前送出財委會,扣除一個月協商冷凍期,爭取本會期休會前完成三讀,早日讓22縣市每年可從中央多分配補助,總共約3200億,避免縣市缺錢,只能向中央卑躬屈膝伸手。財政委員會召委陳玉珍強調,財劃法已經25年未修正,期間已歷經廢省、2都變6都等劇烈變化,立院財委會將力拼本會期完成三讀。(圖/翻攝自陳玉珍臉書)財政委員會資深立委賴士葆建議,既然財政部長期說各縣市「水平分配」難喬,不妨換個方式,藉立院修法先確定垂直分配比例,說不定可突破僵局,讓拖了10幾年的修法水到渠成。被視為賴總統嫡系的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則批評藍白不斷放話要通過《財劃法》修正案,卻不提《地方制度法》、地方稅法通則也應一併修正,讓地方有錢也有責,質疑藍白只想鼓動地方搶中央的錢。另有綠委私下坦承,在野黨放話財劃法修正後,各縣市財源「只增不減」,因不會有縣市長會「嫌中央補助太多」,面對在野攻勢確有壓力,增修地制法、地方稅法可增修法複雜性,不失為「避實擊虛」策略。藍委則見招拆招,指綠營若認地制法、地方稅法通則也重要,不妨等財劃法完成修正後,送版本到立院審查。藍營高層分析,就算財劃法最終按藍、白修法主張過關,新增3200億統籌稅款若由22縣市均分,平均每縣市多分不到150億,對部份財政困窘縣市仍是杯水車薪,但至少「窮縣施政將可多點想像力」,費點心思擠出錢打造縣市特色,爭取工商業、縣民進駐。廢省前,直轄市與縣市稅收分配比例還有26.2%,13.7%;廢省後,省府收入收歸中央所有,中央分配稅收比例逐年創新高,直轄市與縣市稅收分配卻不增反減。圖為精省前後各級政府收入淨額比例統計圖。(圖/陳玉珍辦公室提供)現行財政劃分比例約中央分到總稅收的75%,地方分配25%,國民黨原本提案要求中央將廢省後多出的15%收入,全改分配給地方,統計後,約可多補助縣市共5700多億,但為免中央「挖東捕西」,藍營與執政縣市溝通後,將新增比例降至9%,約為3200億,該數字與白營修法版本接近,外界認為更有利在野立委意見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