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
」 伊朗 以色列 川普 美國 國防部
伊朗向卡達美軍基地發射飛彈 川普證實無人傷亡
根據《路透社》與《美聯社》報導,伊朗於23日當地時間對位於卡達首都多哈郊區的美軍烏代德(Al‑Udeid)空軍基地發動導彈襲擊。此次行動是針對美國日前對伊朗三處地下核設施進行空襲的報復。伊朗軍方聲稱此舉「具有毀滅性且威力巨大」,並稱使用的導彈數量與此次空襲伊朗核設施時美方所投擲炸彈的數量相當。然而,美國國防部與卡達防空單位表示,絕大多數導彈遭攔截,僅有一枚落入基地範圍,經初步確認,無任何美軍人員傷亡。據報導,伊朗在發射導彈前已透過兩條外交管道提前向美國與卡達通報,並呼籲相關國家關閉領空,旨在避免平民與美軍人員傷亡。一名卡達軍官23日表示,伊朗向美國駐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射了19枚飛彈,其中一枚擊中該基地,但未造成人員傷亡。川普稱,伊朗發射了14枚飛彈,其中13枚被擊落,還有一枚「被釋放」。卡達國防部發言人強烈譴責此次襲擊,指出這是一項公然侵犯主權與國際法的行動,並保留「以相同程度回應」的權利。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後在白宮與國安團隊召開會議,並表態感謝伊朗的事先預警,稱此次襲擊「非常弱」,且期望此舉有助於釋放緊張情緒,希望這是對美國襲擊核設施的唯一回應。

伊朗反擊了!以國建物遭飛彈擊中「秒竄火光、煙塵」 爆炸畫面曝
以色列、伊朗衝突在美國介入下急遽升溫,伊朗今(23)日再度發動飛彈攻勢,報復以色列與美國聯手轟炸伊朗核子設施,就有一名汽車駕駛於阿什杜德的高速公路上,正好目睹一處建築物被轟炸,嚇得車上乘客驚呼連連,場面險象環生。綜合《CNN》、《以色列時報》等多家外媒報導,一段行車紀錄器影片顯示,一輛行駛於阿什杜德(Ashdod)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受到飛彈爆炸餘波影響,大量碎石與灰塵瞬間覆蓋車身,導致車內乘客頓時驚呼連連。另據影片畫面顯示,飛彈落點極為接近該車輛,在其引爆後造成建築物損毀,所幸該駕駛的車輛雖有受創,但他最終仍將車輛安全駛離現場,並未傳出有乘客傷亡。以色列軍方指出,此次飛彈攻擊屬伊朗代號「真實承諾3號行動(True Promise 3)」的一部分。伊朗國營媒體報導稱,攻擊目標為以色列特拉維夫與海法等城市,而該國飛彈發射當下,以色列多地響起警報,國防系統並也啟動攔截機制,政府更呼籲民眾迅速前往避難所。儘管官方尚未全面統計災損,但南部的發電廠已傳出遭到重創,導致設施嚴重毀損。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Yisra’el Kats)表示,以軍正以前所未見的火力空擊伊朗德黑蘭,目的是打擊異端政權與施壓相關部門。他也強調,任何針對以色列本土的飛彈攻擊都將遭到嚴懲。他也預告將公布襲擊現場的相關影像,以證明以軍回擊行動對伊朗造成的實際傷害。另一方面,伊朗政府聲稱,美國日前空襲德黑蘭3處核子設施,已跨越「重大紅線」。國際社會則持續呼籲各方冷靜,歐盟外交高層重申支持外交手段解決衝突,避免區域局勢全面升高。

2週變2天!英媒揭川普打伊朗「關鍵48小時」決策內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才宣稱會在2週內決定是否讓美軍直接介入以伊衝突,沒想到不到48小時,川普便在22日下令出動6架B-2隱形轟炸機,打擊伊朗的3處核設施。如今英國媒體也指出,這場戲劇性的轉折,源於川普與國家安全團隊在白宮戰情室緊急磋商後的結果。據英媒每日郵報的報導,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近期正因中東戰事議題產生內部分裂,而川普本人表面上仍對外交解決保持信心,但當情報顯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絕不會放棄核武野心時,局勢急速轉變。 報導續稱,關鍵轉折點發生在20日下午。川普當時正持續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中情局長雷特克夫(John Ratcliffe),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等4位核心幕僚保持聯繫,其中凱恩更被川普1.0視為殲滅ISIS的功臣。戰情室內,除上述4大顧問外,白宮幕僚長懷爾斯(Susie Wiles)、副幕僚長斯卡維諾(Dan Scavino)、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以及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也全數就位。據悉,雷特克夫與凱恩向總統匯報的關鍵情報包含:伊朗僅需數週即可獲得核武,而且軍事行動成功機率極高。儘管川普給予伊朗2週的期限,但官員透露白宮對談判本就不抱期待。 促使行動迫在眉睫的因素還包括以色列的情報顯示,以軍之前的空襲僅使伊朗核計劃推遲數個月。當下川普仍在權衡MAGA陣營的內部分裂、「美國優先」原則與「無止盡戰爭」的矛盾、避免伊朗成為「第2個利比亞」,以及任務失敗的政治風險,包括30,000磅重的GBU-57巨型鑽地彈若未能摧毀福爾多,將重創總統威信。最終凱恩提出增派轟炸機群的方案,加上伊朗適逢殘月的有利天候,促使川普於21日拍板定案。當天紐澤西州貝德敏斯特(Bedminster)的高爾夫球俱樂部異常沉寂,因為總統罕見停止社群媒體發文與記者互動。幕僚回報德黑蘭毫無談判誠意,而反對介入中東局勢的川普1.0白宮首席策略長班農(Steve Bannon)也暗示「派對即將開始。」任務成功後,川普致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福斯新聞(Fox News)名嘴漢尼提(Sean Hannity),隨後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發文並準備全國演說。他特別表彰凱恩的貢獻,並聽取關於伊朗可能動用無人機攻擊中東4萬美軍的簡報。 川普在社群媒體強調「此刻正是和平之時!」的同時,納坦雅胡盛讚這是「歷史性決斷」,稱「歷史將銘記川普總統阻止最危險政權獲取最致命武器」。眾議院議長強森(Mike Johnson)則附和「此舉遏止恐怖主義贊助國獲得滅世武器」。但肯塔基州共和黨眾議員馬西(Thomas Massie)質疑該軍事行動違憲,民主黨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也抨擊「這個衝動的決策,恐使美國陷入世代戰爭。」

范斯稱美國不尋求德黑蘭「政權更迭」 川普卻喊為何不:讓伊朗再次偉大!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2日質疑伊朗在美軍對其關鍵軍事地點實施打擊後發生政權更迭的可能性,並在其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使用『政權更迭』這個詞在政治上並不正確,但如果當前的伊朗政權無法『讓伊朗再次偉大』(MAKE IRAN GREAT AGAIN),為什麼不會有政權更迭???MIGA!!!」 綜合路透社、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川普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美國與伊朗之間的軍事衝突正在急劇升級。此前,美國對伊朗的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核設施進行了空襲,華盛頓稱此次行動是為了阻止伊朗的核計劃,並聲稱其鈾濃縮活動已接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圖/翻攝自Truth Social/@realDonaldTrump)自重返白宮以來,川普對德黑蘭(Tehran)採取越來越強硬的立場,重啟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的「極限施壓」策略,這與2015年伊朗核協議形成鮮明對比。美國在2018年川普1.0任內單方面退出該協議,隨後美國重新實施全面經濟制裁,嚴重打擊了伊朗經濟。雖然川普的發文暗示他希望看到伊朗發生政權更迭,但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卻強調,美國並不尋求通過「政權更迭」推翻伊朗政府,也未與該國處於戰爭狀態。范斯22日表示,美國已成功阻礙伊朗的核計劃,並稱川普希望尋求外交解決方案。他在NBC新聞節目「Meet the Press」中稱:「我們沒有與伊朗開戰,我們是在與伊朗的核計劃作戰。」赫格塞斯則聲稱,美國對伊朗的一系列打擊「摧毀」了其核計劃,但強調華盛頓並不尋求德黑蘭的「政權更迭」。 對此,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Abbas Araghchi)強烈譴責美國的行動,稱其襲擊核設施是越過了「一條巨大的紅線」,並暗示將採取報復措施。22日,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在德黑蘭參加抗議活動,譴責美國的襲擊。現場畫面顯示,示威者高呼「報仇!報仇!」,而總統則穿過聚集在市中心廣場的人群。目前,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表示暫無進一步軍事行動計劃,但局勢仍高度緊張。軍事行動細節方面,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透露,B-2轟炸機從美國起飛,經過18小時飛行後對目標實施打擊,行動代號為「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並採取了多種「欺騙和誘餌」戰術。凱恩表示,伊朗的戰鬥機從未起飛,導彈系統也沒有偵測到美軍的行動。儘管川普宣布此次襲擊「非常成功」,但伊朗官方媒體稱,核設施未有人員死亡,且受傷者未受輻射污染。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決定可能使地區衝突進一步升級,而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影響力被認為是關鍵因素。都柏林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的美國與國際政治學教授盧卡斯(Scott Lucas)更直言:「川普被以色列人玩弄了,有人可能會說是被操縱了。」

IS對敘利亞大馬士革教會發動自殺襲擊 釀22死63人傷
目前有消息指出,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對敘利亞大馬士革教堂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22人死亡、63人受傷。這是IS在阿薩德政權遭推翻後,在敘利亞境內第一起恐怖攻擊事件。根據《衛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22日晚間,敘利亞內政部表示,一名隸屬IS的男子於祈禱期間,進入位於大馬士革舊基督教區的希臘東正教聖以利亞教堂(Greek Orthodox Saint Elias church)。該名男子先是在教堂內開火,隨後引爆身上的炸藥背心。教堂內的目擊者報告指出,現場還有第二名持槍男子,他並未引爆自己,但同樣向大約150名在場信徒開火。蓋塔斯(Fadi Ghattas)表示,當時教堂內有350人「人們正安穩地在上帝眼前祈禱,」,他表示自己目睹至少20人被殺。而教堂內部的影片顯示,爆炸的衝擊力讓教堂內的長椅破碎、翻覆,信徒屍體血跡斑斑、橫躺於教堂各處。附近居民表示聽見巨大爆炸聲,接著聽到警笛響起,安全部隊試圖封鎖該區域,民防人員則朝教堂方向前進。在教堂內祈禱的納瑟(Issam Nasr)表示,他看到人們被炸成碎片「我們這輩子從未拿過刀,我們唯一能用來自衛的,就只有祈禱詞」。目前敘利亞的新政府是由前伊斯蘭反抗組織阿沙姆(Hayat Tahrir al-Sham,HTS)前領導人所組成,自掌權以來,便持續在全國執行對IS的掃蕩行動。其實早在先前,HTS將IS視為造成動盪與極端化的來源,HTS曾在其控制區內與IS交戰。敘利亞大馬士革教堂遭IS發動自殺炸彈攻擊。(圖/達志/美聯社)IS的社群媒體與宣傳頻道曾發布敘利亞總統沙拉阿(Ahmed al-Sharaa)於5月在利雅德(Riyadh)會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照片,形容這是對其聖戰根源的明顯背叛。敘利亞新聞部部長穆斯塔法(Hamza al-Mustafa)表示「這項懦弱的行徑,違背了團結我們所有人的公民價值觀。我們身為敘利亞人,強調國家團結與公民和平的重要性,並呼籲強化社會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兄弟情誼。」大馬士革市政府表示,安全機關正在調查這起爆炸事件的具體情況。敘利亞外交部將此事件形容為「企圖破壞國家和諧共存,使國家陷入動盪的絕望之舉」。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彼德森(Geir Pedersen)辦公室發布聲明表示,他對這起「可憎罪行」感到震怒,並以「最強烈措辭」予以譴責。彼德森也呼籲「當局全面調查並採取行動」。儘管新政府名義上掌控敘利亞大部分地區,但實際上仍難以完全落實地面控制。敘利亞仍充斥各類民兵武裝,敘利亞國防部正著手將民兵納入統一的國民軍中,並解除拒絕加入的民兵團體的武裝。

美打伊朗前1小時「披薩指數異常」 五角大廈曾闢謠:我們有壽司、三明治
專門監測美國國防部附近披薩店之Google Maps活動的社群帳號「五角大樓披薩報告」(The Pentagon Pizza Report),於美東時間21日晚間10:38發文指出,「距離五角大樓最近的披薩店Papa Johns報告了『高』活動量。」沒想到約1小時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即透過Truth Social證實了外界預期的軍事行動:美軍已對伊朗3處核設施發動空襲,包括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綜合《福斯新聞》、《電訊報》的報導,此前網路上早有人透過披薩指數察覺異狀。這個本月稍早因準確預測以色列將在當地時間6月13日對伊朗打擊而聲名大噪的帳號,已成為數位時代軍事行動的另類風向球。6月12日晚間6:59,該帳號記錄到五角大樓周邊四家披薩店的Google Maps活動異常飆升,數小時後以色列果然展開攻擊。其理論基礎在於:五角大樓周邊披薩外送激增可能反映內部人員緊急動員,而深夜訂單暴增往往與高層軍事決策相關。此次預測範圍不僅限於華盛頓。美東時間21日晚間9:36,即川普發表全國談話前半小時,該帳號發現了中央司令部(CENTCOM)所在地麥克迪爾空軍基地(MacDill Air Force Base)附近達美樂(Domino's)的「流量激增」。帳號管理員同時發現,五角大廈附近的弗雷迪海灘酒吧(Freddie's Beach Bar)21日晚間客流量異常低迷,貼文分析稱:「弗雷迪酒吧活動量異常低通常意味著國防部內部高度警戒,這幾乎像是反向預測。」對此,五角大廈發言人曾回應,強調內部食堂已提供披薩、壽司、三明治等多樣選擇,根本無需大量訂購披薩。但6月13日以色列攻擊伊朗時,監測數據顯示周邊披薩店活動量仍異常飆升。社群帳號公布的Google數據截圖也顯示,華盛頓特區的達美樂(Domino's)、「District Pizza Palace」與「We, the Pizza」等店鋪流量均遠超平日水平。這種被稱為「披薩情報」(Pizzint)的監測技術,其實源自冷戰時期。1970至1980年代,傳聞蘇聯特工透過追蹤華盛頓特區的披薩外送與清潔工加班情況,推測美國政府動向。1990年8月,達美樂特許經營商米克斯(Frank Meeks)發現中情局(CIA)建築物披薩訂單激增,隔日即傳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消息。CNN資深記者布利策(Wolf Blitzer)也曾認為,深夜送往五角大樓的食物是「大事降臨」的指標。

美提前空襲伊朗引發關注 外媒分析「兩周期限」恐為掩護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甫表示要給伊朗「兩周談判期限」,結果2天就展開空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22日報導,所謂「兩周期限」可能只是為了讓伊朗放鬆警惕的幌子,也可能是川普特使魏科夫主導的談判破裂。另《路透》也指出,以色列官員先前曾告訴美國政府,他們不願意等待兩周,可能會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單獨採取行動。消息人士告訴《路透》,以色列在電話交談中向川普政府表達擔憂,不想等待川普提出的兩周期限。以色列認為,他們打擊福爾多核設施機會有限,只有美國擁有足以摧毀該設施的炸彈。據安全消息人士透露,參加通話的人包括總理尼坦雅胡、國防部長卡茲和國防軍總參謀長薩米。美國攻擊前,尼坦雅胡公開表示,他沒有排除單獨攻擊福爾多的可能性,但當時沒有提供任何有關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細節。《每日郵報》報導則指出,川普在與副總統范斯、國務卿盧比歐、中情局長雷克里夫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密切通話後,決定提早批准襲擊行動。原因有二,一是雷克里夫和凱恩特別向川普匯報,伊朗距離擁有核武只差幾周。二是天氣因素,當時正值伊朗的殘月期,夜間能見度低,為B-2轟炸機提供了掩護。BBC報導,川普向伊朗下達最後通牒後僅僅2天,便指揮襲擊行動,所謂兩周談判期限可能只是為了讓伊朗放鬆警惕的幌子,抑可能是川普特使魏科夫主導的談判破裂,報導也指出,現在進入靜待回應的階段,外界都在關注伊朗如何回應美國對其3處設施的攻擊。報導表示,儘管川普暗示襲擊十分成功,但如果沒有達成目標,再次發動攻擊的壓力將會升高,否則川普將面臨「冒了巨大政治風險卻換來極小軍事成果」的局面。倘若美國被捲入更大規模的衝突,自詡為和平使者的他,可能面臨來自己方陣營的反彈。

核設施遭美國攻擊 伊朗威脅報復:該地區所有美國人都成「合法目標」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加劇,美國日前對伊朗三大關鍵核設施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發動協同空襲,引發伊朗強烈反彈。伊朗國營媒體在報導中表示,所有駐中東地區的美國公民與軍事人員從此將被視為「合法目標」。此次空襲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執行,代號「午夜鐵鎚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被外界解讀為美伊與以色列三方緊張關係重大升溫的指標。伊朗官方電視台IRIB,一名評論員在節目中嚴詞警告:「是你們先動手,我們會結束這場戰鬥。」同時播出中東地區美軍基地地圖,包括位於卡達、巴林、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設施。該節目進一步喊話:「戰鬥才剛開始,川普先生!你現在談和平?我們會讓你明白魯莽行動的代價。」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隨後在社群平台X發文,譴責美國對伊朗和平核設施的攻擊,違反聯合國憲章、國際法與《不擴散核武條約》(NPT)。他強調:「伊朗保留所有選項來捍衛國家主權、利益與人民。」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的顧問維拉雅蒂(Ali Akbar Velayati)透過官方伊朗通訊社(IRNA)表示,「讓美軍用於打擊伊朗的區域內或其他地區任何國家,將會被認為是我們武裝部隊的合法目標。」他強調美國在連夜發動攻擊後,在中東「不再有立足之地」。維拉雅蒂說道:「美國已經攻擊了伊斯蘭世界的心臟,必然會面臨無法挽回的後果,因為伊斯蘭共和國不會容忍任何針對自己的侮辱或侵略。」伊朗官方證實福爾多、納坦茲與伊斯法罕三處濃縮鈾設施遭到攻擊。儘管伊朗宣稱核發展為和平用途,但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評估,這些設施所生產的濃縮鈾已接近武器級水準。在空襲引發中東局勢升溫之際,川普政府一方面對伊朗祭出嚴厲軍事行動,另一方面亦表示願意重返談判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接受CBS訪問時表示:「我們願意直接會談。」國防部長彼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重申,美方「無意開戰」。然而,德黑蘭當局對此回應冷淡,宣稱外交窗口已經關閉,伊朗將行使自衛權。川普則發出最後通牒,若伊朗進一步報復美軍,將面臨更大規模攻擊。他強調:「未來只有和平,否則就是伊朗的悲劇。」據悉,這波空襲行動未經美國國會事先授權,已引發美國國內外政界的強烈關注與爭議。

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 首場演說全文一次看
賴清德總統今天舉行「團結國家十講」首場演說,他以定義國家組成的四個元素:人民、土地、政府、主權,強調「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中國不能聲稱擁有台灣,台灣原住民為南島語族,也與中國沒有關係。以下是賴清德演說全文:自從去年520,我上任以來,在外,我積極跟友盟站在一起,進行各項合作。希望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是一股良善的力量,有能力,也有意願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對內,我一直希望,能夠團結國人、團結朝野、團結國家,因應各種挑戰,包括強化國防、強化經濟韌性,以及解決面對的各項問題,特別是來自中國的併吞威脅。因此我很高興,也很榮幸可以接受國際扶輪3490地區七社聯合例會的邀請,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的第一講。我們都很清楚,國際扶輪人除了每一個人事業有成,追求自己的夢想,照顧家人以外,其實也對國家社會直接的貢獻。更參與國際扶輪社團,發揚扶輪精神,增廣相識、提高道德,還有超我服務。希望社會能夠更進步,經濟能夠更繁榮,國家能夠更團結。我要跟各位扶輪弟兄姊妹報告,我擔任總統,也抱持這種扶輪精神,希望社會能夠更進步,經濟能夠更繁榮,國家能夠更團結,讓我們下一代都能夠過更好的生活。團結國家十講,今天第一講是國家,第二講是團結、第三講是憲政體制、第四講是國防、第五講是外交、第六講是兩岸、第七講是民主、第八講是和平、第九講是繁榮、第十講是均衡台灣。每一講都會在不同社團發表,也會透過網路直播。現在進入第一講:國家。這句話都聽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了國家犧牲生命,我們也常常聽到覆巢之下無完卵,沒有國哪有家。今天的台灣,需要我們挺身而出,承擔責任,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責任要承擔,我希望我們大家可以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國家主權,共同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共同守護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下一代的未來。這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也是留給未來世代最重要的資產。國家的定義是什麼?怎麼樣的團體才是一個國家?國際扶輪是不是一個國家?3490是不是一個國家?為國家犧牲奉獻,必然要先了解國家的定義。擁有固定人民、管轄特定領土、可以組織政府、對內對外都有最高權威,也就是擁有主權以及治權的政治共同體,即為國家。所以要有人民,要有土地,要有政府,要有主權,四個要素,才能夠成為國家。反之,國家也必然要有這四個元素。第一個問題,台灣是否為一個國家?根據國家主權四個要素,台澎金馬,是土地;定期改選各級政府執行公權力,這是政府、這是治權;並對外進行外交、擁有國防力量,這是主權,由這塊土地上的2300萬人民所組成的政治共和體,這是不是國家?(掌聲為台灣喝彩)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從1996年李登輝前總統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我們每四年改選一次,2000年的陳水扁總統、2008年的馬英九總統、2016年的蔡英文總統,以及2024年的賴清德。國際社會不管從哪個角度,或是我們用國家組成四個要素檢驗,都是一個國家。但是中國說不是,中國說台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他根據聯合國1971年2758號決議文,宣稱中國擁有台灣。中國,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甚至在國際上根據2758號決議文,宣傳他的一個中國原則,衍伸出一個中國三階段論。就是中國主張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權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宣稱,根據2758號決議文,沒有兩個中國,也沒有一中一台,他有這樣的主張。所以他多次在國際上宣稱,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把文獻拿出來看,2758號決議文寫得很清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他的政府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他在聯合國組織以及所屬一切機關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驅逐出去。換句話說,2758號決議,僅處理聯合國席次代表問題,並沒有牽涉台灣。國家的組成是四個元素,就是人民、土地、政府、主權,有沒有包括可不可以參加聯合國的會員?沒有。所以,中國是不可以根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聲稱中國擁有台灣,聲稱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說法大錯特錯。國際社會也不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中方宣稱2758號決議讓其擁有台灣主權,這是完全錯誤且不受國際承認。美國國務院今年已經清楚說明,中國扭曲2758號決議,2758號決議並為議決台灣主權。這是美國川普第二任政府國務院的主張。美國眾議院甚至通過法案,包括歐洲議會、澳洲、荷蘭、比利時、加拿大、英國、捷克各國國會,以及「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等組織也這樣認為,並都通過決議聲明2758號決議無赦台灣主權問題,未來還會有更多。中國又說,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因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份。到底是不是?從歷史來說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有獨立生態系,台灣不是荒煙蔓草、無人居住,台灣早在信史、有文字以前就有獨立的生態系。台南左鎮有一個石化園區,早期有一位陳春木老先生,他在當地一條溪「菜寮溪」,撿拾到化石,經過日本考古學家證實這是犀牛,日本考古學家名為早坂,所以犀牛稱為早坂犀牛。還有看到長毛象、猛瑪象、四不像鹿、金絲猴等化石,距離今天80-40萬年前,這是早期的台灣。不只有動物,還有左鎮人,郭德林、郭東輝父子,在菜寮溪發現了左鎮人頭蓋化石,當時送去日本檢驗,距離今天三萬年前。馬英九前總統時代,又重新檢查一次說是距離三千年,不過無論三千到三萬年間,都是非常珍貴的。我在當台南市長,有一個政見是打造台南為台灣的文化首都,希望讓台南人感到光榮,讓國人感到認同,所以把化石館重新打造為石化園區,並且開國際標,弄得很漂亮。邀請3490扶輪兄弟姐妹前去參觀,台南是台灣的文化首都,希望任何一個人來到台南就知道台灣,台南人感到光榮,台灣的國人能夠對台灣產生認同。另外,開闢新市科學園區時,有挖到考古遺址,當時的文建會把這些考古遺址整理,建立台烏閃錢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這是大坌坑時代的考古遺址,距離今天4800-6000年前。台灣第一條狗就是在大坌坑時代,那時代的人就有養狗,可以看到當時男人、女人有多高,以及他們的殯葬文化,還看到米食。有些人以為米是荷蘭人帶進來的,但其實大坌坑時代就有在使用。除此之外,台灣也是南島文化的起源。台灣很早就開始向外傳播文化,同時原住民族也早已在這塊土地上發展出璀璨的文化。紅色的叫做斯泰語系、土黃色是巴布亞語系、藍色是南島語系,這是原住民早期不同的語系。你可以看到,紅色的在馬來半島、亞洲這邊,土黃色的巴布亞語系在新幾內亞,其他都是南島語系。大家是否有找到台灣?「一」是一世公園四千年前,南島語系的中心點就在台灣,他往外擴散,第二層擴展的菲律賓,公元3000年前;再擴展到三,也就是菲律賓、婆羅洲,是公元2500年前;擴展到四,馬達加斯加,距離今天公元一千兩百年前;第五,擴充到關島、夏威夷、密克羅尼希亞,這是公元兩百年前;第六,到復活島,就是公元後三百到四百年;第七到紐西蘭,公元八百年。台灣原住民是這樣傳播出去,有些台灣原住民不了解,以為台灣的原住民是來自中國大陸,甚至原民委員,原住民選出來的立委,還跑到中國去參加中國的原住民活動,其實台灣的原住民是南島語系,是很多國家的發源地。前不久我出國訪問,前往馬紹爾群島、吐瓦魯以及帛琉,經過夏威夷,飛機搭乘十三個小時,我實在很難想像,這麼久以前的原住民,到底是如何來到夏威夷?很難想像當時的毅力和情況,實在令人欽佩。馬紹爾群島,從飛機上看下來就是如此,那一條線就是島嶼,他們像一串珍珠,在太平洋上。沒有很寬,但是就像串成一串珍珠,其實那些都是綠色的樹林,是一座島嶼;吐瓦魯,他也是一個環形的,如同項鍊一樣,非常漂亮。以及帛琉,都是我們的邦交國,都是南島語族。原住民主委陪同出訪,到了吐瓦魯,就說這就是我們族的人啊。(潘孟安不是啦)到目前為止,台灣本身在信史時代以前,就有文化、有動物、有人,而且跟中國是沒有關係的。1624年,荷蘭人登上台南,東印度公司見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普羅民遮城(赤崁樓)。荷蘭人來台後,教導當時台南原住民,特別是新港社西拉雅族使用羅馬字拼音寫母語,他們有母語,但是用羅馬字寫母語,這種文字後來主要運用在契約文書上,被稱為新港文書,這在歷史上很出名、很有價值,這也是目前知道台灣原住民最早使用的文字,有新港文書。1626年,西班牙人也登上台灣北部,建聖薩爾瓦多城、聖多明哥城,就是今天的紅毛城。講到這裡,跟中國都沒有任何關係。中國說,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清清楚楚告訴我們,中國所講的不是事實。中國何時跟台灣發生關係?1662年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並在台灣建立政權,隨後鄭經建立東寧王國,這也是從台南進來,東寧政權被英國人稱為台灣王國,直到1683年施琅擊敗鄭克塽,台灣才被中國王朝開始統治。然後清領時期,200多年間,1875年設立台灣府南路撫民理翻同知,統治東部地區,後來1887年才設省,但也不是台灣全部,而且時間只有八年,因為這個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所以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也就沒有了。1895年馬關條約第二條,清帝國明確割讓台澎給日本,從過去來看,關係本來就不深,如果說要有任何關係,也在馬關條約之後,中國政權跟台灣主權就沒有關係了。但是,當清帝國把台澎割讓給日本的時候,台灣人守護台灣的意志是令人非常欽佩。我們的祖先非常勇敢,清朝官員曾經設置台灣民主國,當時大總統叫做唐景崧,清帝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在台灣的官員唐景崧,建立台灣民主國,他自認大總統,可是兩個禮拜而已,他們就回中國了。台灣人就留下來奮戰。台灣人民為了保家衛國仍持續抵抗,在1895年日本的軍隊來到台灣,在台南發生了蕭壟事件,蕭壟事件在佳里、杜仔頭事件在官田,鐵線橋事件在新營,蚵寮事件在北門,竹蒿山事件在學甲,參與者都是以竹蒿湊菜刀的精神持續對抗入侵者。當時沒有政府、沒有軍隊,台灣人「竹蒿湊菜刀」,就跟他們拚。台灣人從很久以前,就有反侵略、護台灣的意志。這樣說也許你們沒有感覺,我用總統府國安會諮詢委員黃重諺幾個月前的一篇臉書所說,這篇臉書就是在寫蕭壟事件。發生在家裡的蕭壟事件。他的高祖父就參與了那一場事件,他的臉書寫:我的曾祖父姓楊,當銘一個孽字,取名一個孽的曾祖母一輩子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那一年就在他快出生前沒多久,他的父親(也就是黃諮委的高祖父)就過世了,來不及看到女兒出世,就快當爸爸的高祖父,並非因為病故,而是死於那個時代。因為1895年十月的某一天,住在家裡一代的高祖父,跟著庄頭裡的男丁們,帶著長刀、火槍,那些所有可以被充作武器的,揪了團出發去抵抗不久前才從嘉義(應該是現在的嘉義布袋)上岸來「接收」台灣的日本軍團。儘管面對的是一年前剛跌破世界眼鏡,打敗亞洲第一大國中國的日軍,高祖父和他這群「竹篙逗菜刀」的夥伴,還是在某些襲擾日軍推進的行動裡有些斬獲,不過可以想見的是,這也隨即遭到增援而來的日軍報復。家族裡的老人家說,當時躲在路邊圳溝裡的高祖父,因此捱上了幾刀瘋狂搜找敵軍、戳向草叢裡的刺刀。搜查行動後,他忍著我們無法體會的痛,捂著被刺刀劃開的一身傷口回到家裡,留著最後一絲氣力,跟自己的太太,包括他沒來得及見面的女兒告別後斷氣。不久後,高祖母產下一輩子都沒見過爸爸的女兒,止不住的淚水裡,女兒的名字取單名一個孽,那一年是公園1895年,就是馬關條約清帝國把台灣割給日本的那一年。我們向那個年代的人一個掌聲。台灣抵抗的意志不是只有在台南,各縣市都有,我只是舉台南的例子跟大家說明。也不是只有在1895年,即使在日本統治20年以後,1915年台灣人仍然奮起抵抗,西來庵、?吧哖事件,包括原住民,至少有1400人遇害,原住民族是大武?族、跟一般的民眾。1930年,日本已經統治35年,還有發生霧社事件,原住民賽德克族奮起反抗的霧社事件,這些都證實台灣不分族群、不分先來後到,持續反抗壓迫與侵略的精神。很多人想要知道,台灣人有沒有守護台灣自己國家的決心,國際的朋友都這樣問台灣,或是這樣問我,我都講這段故事給他們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擁有台灣,為什麼呢?因為在日本投降後的1951年,日本在舊金山合約第二條第二款明白寫著「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舊金山和約並沒有把台灣歸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中共建國不到兩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任何一天。從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到今天1996年,台灣人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讓我們的國家邁向民主化,1996年總統直選,主權在民更為確立,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第一次總統直選後,李登輝成為首任台灣民選總統。我們的國民,從這本護照就可以看得出來,中華民國,憲法上的名稱也是叫中華民國。另外我們自己、我們的友邦,或是國際上我們的朋友稱呼我們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稱呼我們為台灣,我當選總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他公開祝賀稱呼我為台灣民選第五任總統。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我們的名字,都是我們國家的名字,都一樣響亮。無論用哪一個名字稱呼我們,我們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再講一遍,國家組成四要素,沒有包括名字,也沒有包括你有沒有參加聯合國,也沒有規定你要有多少邦交國你才是主權獨立國家,主要的是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國家的主權屬於誰?是人民。是2300萬人?還是13億人?是2300萬人,因為我們的主權與治權就是台澎金馬。現在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誰是國民全體,第三條明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你要有中華民國的身份證、護照,你才可以稱為中華民國國民,也才能夠擁有國家的主權。目前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者,是哪些地方的人?就是台澎金馬。總共大約有2300萬人。這很清楚。另外,不管什麼時候做民調,維護國家主權是絕大多數國人的共同立場,不管他支持哪一個黨、不管他是什麼族群、不管他的年紀、住在哪裡,每一次的民調,差不多八成五民眾主張,台灣的未來由全體2300萬人決定,有近八成民眾認同,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的未來由全體2300萬人決定。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大家贊成嗎?我們的國家到底是,現在到什麼樣的程度?我們要了解一下。跟大家報告,我們值得驕傲。我們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我們民主指數全球排名第12、亞洲第一;世界競爭力指數全球第六,去年第八;自由度評比取得94分,亞洲第二名,宗教自由是100分;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亞洲第一,新聞可以要報導什麼就報導什麼,這是新聞自由;各國安全指數世界第四、亞洲第一;人類自由指數亞洲第一;經濟自由度全球第四,為台灣喝彩。這是我們的國家,不是只有這樣,也要看一下經濟。IC設計和封測全球市占排名第貳、封裝測試全球第一,晶圓代工全球第一,七奈米以下是佔全球74%,三奈米以下90%以上,筆記型電腦七成來自台灣,超過五成桌上型電腦來自台灣,生成式AI,伺服器九成來自台灣,一般伺服器83%來自台灣,高階自行車台灣廠商製造佔全球55%,台灣扣件產業,螺絲、螺帽、鉚釘外銷比例超過90%,是全球第三大扣件出口國;手工具機、起子螺絲板子釘槍,全球第三大手工具機出口國;大型遊艇台灣訂單名列全球第五;薩克斯風佔全球兩成,台灣是不是很厲害。所以中國,難怪他一定要併吞台灣。台灣當前的外在威脅,一定要了解,中國的威脅除了文攻武嚇,文攻武嚇的部分我以後再來說,國防那一講再來講,請繼續聽下去。最主要有五個威脅:中國對國家主權的威脅、中國對國軍的滲透以及間諜活動威脅、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我今天的報告就是要釐清國家認同,避免中國持續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之威脅)、第四是中國屆兩岸交流對台灣社會統戰滲透之威脅、第五是中國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之威脅。我常常看到,中國時常提,歡迎台灣人、年輕人去中國創業,去那邊就業,大家都知道,中國年輕人失業率曾經到20幾%,後來就不再報導了,因為越來越嚴重。台灣人有一個俗語,「家己揹金斗甕,閣替人看風水」。自己的問題那麼大,所以台灣的年輕人、台灣的民眾要清楚,台灣這麼好,民主社會、自由的國家,提供每一個人創業發的機會。七大工業國領袖發表公開,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繁榮不可或缺,同時也強調反對任何單方面透過武力或脅迫改變台海現狀。換句話說,中國威脅固然是台灣問題,也是國際社會關注問題,因為台灣安全跟台海和平穩定牽涉到世界安全與繁榮。這我們每一天都有,我們國防部、軍聞社每天都會發佈,共軍機艦持續擾台,我們要勇敢面對。為了要保護台灣,守護民主、保護人民、維護經濟發展的成果,我特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定位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希望國人團結合作。團結守護我們的國家,團結守護我們台灣亮眼的經濟成就,還有傲人的自由的民主表現,大家說好不好?最後,我表達我希望能夠繼續和全體國人攜手打拚,讓我們的團結成為國家最堅實的防線,共同守護主權、讓國家更強、讓台灣的民主之光照亮全世界。多謝大家。

微軟無預警暫停國際法院檢察官電子郵件帳號 歐盟重新思考「依賴美國技術」背後隱憂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一項行政命令,近期在歐洲引發政治與數位領域的劇烈震盪。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微軟(Microsoft)為了遵從2月川普發布的對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檢察官卡里姆(Karim Khan)的制裁命令,直接停用了該名檢察官的電子郵件帳號,震驚了歐洲多國高層。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海牙法院檢察官卡里姆因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發出逮捕令,結果遭到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制裁,但沒想到卻讓微軟介入國際司法系統,導致歐洲盟邦對美國科技主導地位的依賴產生嚴重不安。報導中提到,微軟長年為國際刑事法院提供包括Office套件、資安系統與數據儲存等服務。而微軟在與法院討論後,決定暫停卡里姆的帳號,但並未暫停對整體法院的支持。但微軟的舉動還是引發歐洲議會與政界的激烈回應。曾任荷蘭國防部資安主管的歐洲議會議員格魯特赫伊斯(Bart Groothuis)直言,這正證明歐洲國家若無自主數位基礎設施,將無法在政治上保有獨立性。格魯特赫伊斯說自己原本支持美國科技企業,如今已180度轉向。比利時歐洲議會議員吉斯(Alexandra Geese)也警告,如果歐洲內部不建立替代選項,終將失去政治選擇的主導權。目前國際刑事法院部分員工已轉向使用瑞士公司Proton提供的加密電郵服務,以防未來再度受限。微軟則聲稱已針對這次事件制定新的政策,以預防未來遭遇類似地緣政治風險。當川普於6月要擴大制裁至另外4名國際刑事法院法官時,微軟並未再次暫停帳號。除了信任危機外,這也再次突顯歐洲對美國雲端與數位服務的依賴困境。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統計,目前亞馬遜(Amazon)、Google與微軟三大企業共控制歐洲超過70%的雲端市場。儘管歐盟監管機關多年來針對Apple、Meta與Google等公司祭出隱私與壟斷罰則,卻因缺乏具規模的替代業者,導致多數公家機關依然使用美國平台。面對這場危機,歐洲各國開始尋求數位自主的解方。荷蘭內政部表示已與歐洲供應商合作開發替代系統,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則著手降低對微軟依賴。歐盟也宣布將投入數十億歐元建設AI資料中心與雲端基礎設施,預計支持Intermax Group與瑞士Exoscale等本地業者搶占市場份額。

閃兵案「28人遭起訴」傳到國外 《CNN》:訓練形式多於實質
台灣近日爆出大規模逃兵役醜聞,28人遭起訴,當中包括多位知名演員、網紅與音樂人。而此事件也傳到外國,《CNN》日前就報導此事,稱台灣年輕人對服役普遍冷漠。《CNN》報導指出,檢方指控,一個由四人組成的團夥自2016年起至2024年初,協助24名健康男子透過偽造高血壓診斷獲得免役,非法獲利達763萬新台幣(約25.5萬美元)。其中知名演員王大陸也捲入其中,據稱支付360萬新台幣偽造診斷,目前正接受調查。此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譴責,也讓台灣兵役制度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台灣自1949年起實施義務兵役制度,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威脅。然而長期以來,兵役制度被外界批評訓練內容與現代戰爭脫節,導致年輕人對服役普遍冷漠。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鐘傑表示,許多應徵者感到兵役是浪費時間,而非出於對訓練強度的畏懼,「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執行與戰鬥無關的雜務上,難以激發服役者的投入與認同感。」有專家直言,台灣士兵的訓練內容「形式多於實質」,僅包括少量實彈射擊、聽講座、修剪草坪和站哨等與實戰無關的任務。根據內政部統計,2021年至2023年間,涉及妨礙兵役的案件由309起增至553起,反映逃兵役現象日益嚴重。未獲授權公開談話的美國官員指出,台灣後備部隊仍是防禦體系中的弱項,服役期縮短與再訓練不足,使預備役士兵對現代戰爭準備有限。針對問題,政府已啟動改革,自2024年1月起,義務兵服役期自原先的四個月延長至一年,並引入更多實彈訓練與現代戰術課程。國防部強調,新訓練制度涵蓋入伍、駐紮、專業化訓練及聯合演習,旨在培養具備實戰能力的士兵。儘管改革初見成效,但專家指出,若未從根本改善訓練內容與文化觀念,徵兵制度難以獲得年輕世代認同。印度國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吳子立指出:「戰鬥取決於操作武器的人,而非武器本身。沒有紮實教育與訓練,再先進的裝備也無法發揮效用。」相較之下,南韓對兵役制度展現更高社會共識。從防彈少年團(BTS)成員到足球明星孫興慜,均依法服役,甚至被視為愛國與誠信的象徵,對演藝與體育生涯並無負面影響。軍事專家呼籲,台灣若要重建兵役制度的公信力,應持續推進制度現代化,補足訓練與裝備的缺口,並推動文化轉型,讓服兵役不再只是象徵性任務,而是真正為國防做出貢獻的實質準備。國防部則表示,任何逃避兵役的行為都應受到譴責與法律制裁,並強調改革的目標是讓每位義務兵都具備保衛國家的能力與決心。

烏媒爆料前線俄軍士兵彈盡援絕 竟「殺死同袍吃下肚」苟活2週!駭人對話曝光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爆發至今,已持續3年多,雙方都已承受難以想像的犧牲,不僅有大量的死傷,包含彈藥、口糧、衣物等後勤物資也未必能妥善送抵前線。烏克蘭媒體昨(20)日揭露一起駭人事件,指出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近日截獲一段俄軍通訊,表明一名俄籍士兵為了掙扎求存,在前線靠著殺害並且食用同袍的遺體存活了2週,但最後仍不幸戰死。據烏克蘭媒體《基輔郵報》報導,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GUR)近日截獲一段2名俄軍之間的通話,內容講述這起駭人聽聞的同袍食人事件。兇手是一名代號「布雷洛克」(Brelok)的士兵,他涉嫌殺害並吃掉了戰友「福瑪」(Foma)的遺體。但當俄軍發現布雷洛克時,他也已經戰死。在這段公開的通訊中,第一名士兵難以置信的狂噴髒話:「媽的……布雷洛克他X的把他給吃了,我X……沒有人跑到其他地方,是布雷洛克把他帶出去,然後又把他吃了他X的整整2個星期!」「這他X的怎麼可能?」第二名士兵顯然也嚇壞了:「我的天啊……X的我頭都要炸了。布雷洛克真的變成了『200』?」(「200」是蘇聯時期俄軍指稱「陣亡士兵」的術語。)「對,他們說他已經200了。他吃了他的戰友。所以……是的,這值得好好想想。我自己也嚇壞了。」第一名士兵如此回應。《基輔郵報》指出,如果以上通訊中俄軍提到的狀況屬實,意味著俄羅斯前線部隊的士氣、紀律以及生存條件正在急速崩壞。烏克蘭情報部門表示,這名綽號「布雷洛克」的士兵最終在戰鬥中陣亡,但具體細節尚未公開。情報部門還指出,這起事件並非個案,他們先前已多次攔截到俄軍士兵討論內部衝突、士氣低落及各種違背人性的行為。由於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面臨嚴重的後勤短缺問題,可能導致士兵採取極端手段以求生存。報導還稱,普丁為了補充前線的戰力,曾下令大量招募來自監獄的罪犯,包含有殺人、食人前科的窮凶極惡的罪犯,而這些缺乏紀律性的新兵又進一步加劇了俄軍前線部隊的混亂。俄羅斯方面尚未對此事件作出正式回應,但此前俄羅斯官方媒體《Pravda》就曾多次駁斥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公布的各種攔截對話,並稱其為烏克蘭的宣傳手段,只是試圖抹黑俄軍形象。

貝東丹與洪森密電「大罵泰國軍方」!政治風暴恐觸發提前大選
泰國38歲總理貝東丹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的「8分鐘私人通話」錄音內容曝光後,不僅引發外交風波,更點燃國內政治危機。執政聯盟第2大黨「泰自豪黨」閃電退出政府,反對黨群起要求貝東丹下台,泰國證券市場也應聲暴跌,曼谷股市單日重挫2.2%,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 6月15日,貝東丹與洪森就泰柬邊境爭端進行了17分鐘的通話,其中1段9分鐘的錄音於18日遭柬埔寨洩露。錄音中,貝東丹親切以「叔叔」稱呼洪森,並暗示泰國軍方與泰國政府的立場分歧,甚至還稱部分泰國將領為「瘋子」和「政府敵人」。此舉立即引爆泰國民族主義者與軍方強硬派怒火,批評總理「損害國家主權與軍隊尊嚴」。儘管貝東丹19日公開致歉,並辯稱她的言論僅是「談判策略」,但政治傷害已難以挽回。至於錄音為何會被洩露?洪森的說法是「為免誤解或刻意曲解,以及確保內部資訊透明」,但有分析認為,洪森此舉是為柬埔寨現任總理、兒子洪馬內進行選舉造勢,以形塑政府強勢捍衛國家利的形象。風波爆發後,擁有69個國會席位的「泰自豪黨」率先發難,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其8名內閣成員集體辭職。該黨長期掌控關鍵的內政部,與貝東丹所屬的「為泰黨」早有權力摩擦。政治學者分析,「泰自豪黨」藉此事件強化保守派形象,同時阻擋貝東丹籌畫中的內閣改組。隨著執政聯盟席次驟減,政府推動重大法案的能力恐遭癱瘓,若更多盟友跟進退出,恐觸發提前大選。 泰國上議院政治倫理委員會19日已正式向憲法法院及反腐委員會提交請願,要求罷免貝東丹。若法院受理,她將成為泰國近10年來第4位遭司法程序罷免的總理。值得注意的是,洪森暗示仍有「17分鐘完整錄音」未公開,反對黨正虎視眈眈等待新的政治鬥爭素材。雖然貝東丹在記者會中強調「政府與軍方團結」,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譚也出面緩頰稱,政府與軍方之間沒有衝突,軍方全力支持政府解決與柬埔寨的邊境衝突,任何逼迫貝東丹辭職的企圖都只會對柬方有利。但分析指出,泰國軍方與保皇派向來對「欽那瓦家族」背景的領導人存有戒心。對此,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榮譽教授凱文休伊森直言,柬埔寨的錄音外洩「正中保皇派下懷」,讓保守勢力得以藉民族主義情緒施壓。如今貝東丹不僅要面對民意支持率崩跌,更須應對司法、軍隊與王室的三重考驗。貝東丹去年8月接任總理時,曾被視為打破欽那瓦家族「總理魔咒」的希望,其父戴克辛、姑姑盈拉皆遭政變或司法罷免。然而此次危機再度暴露泰國「文人政府」與軍方傳統權力結構的深刻矛盾。隨著憲法法院程序啟動,以及洪森威脅公開剩餘錄音,這位38歲總理的政治命運已風雨飄搖。

40架共機再度擾台!27架次侵入空域 還有6艘共艦徘徊
國防部今日(21日)公布最新共機動態,自20日清晨6時至21日清晨6時,共偵獲中國軍機出海活動達40架次,另有共艦6艘在台灣周邊海域徘徊,對台海周邊安全持續造成壓力。根據國防部說明,這40架次中,有27架次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中部、西南與東部的防空識別區(ADIZ),與伴隨行動的6艘共艦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防部強調,面對持續加劇的軍事壓力,國軍已派遣任務機與海軍艦艇,並配合岸置飛彈系統進行全時監控與應對,確保國土安全與區域穩定。

伊朗最高領袖藏身地曝光 傳摩薩德計畫斬首「等美國點頭中」
目前有消息指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據說正藏身德黑蘭(Tehran)北部拉維贊(Lavizan)地區的一處地下掩體中。除了哈米尼外,還有被視為接班人的兒子穆吉塔巴(Mojtaba)與其家人都藏身於此。據稱以色列情報特務局(摩薩德,Mossad)早已在哈米尼身旁安插間諜,等到美國同意後,隨即執行斬首任務。根據《太陽報》與《ChosunBiz》報導指出,其實在以色列密集飛彈攻擊德黑蘭周邊地區後,哈米尼隨即遷入該地堡進行避難。消息人士表示,在此次衝突中,哈米尼失去多位軍事與科學核心幕僚,身心皆受到重大打擊,幾乎完全被排除於伊朗戰時決策體系之外。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表示,哈米尼是下令攻擊醫院的幕後主使,並稱其妄圖摧毀以色列「這樣的人不應繼續存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則強調,將排除任何來自伊朗的核威脅。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指出,美國非常清楚「所謂最高領袖」的藏身處所在地「他是一個容易瞄準的目標,但我們暫時不會對他下手。」川普進一步強調不希望平民或美國軍人遭波及,並警告「我們的耐心正在耗盡」。根據《nova.news》報導指出,義大利反間諜機構前情報局(DIS)長官曼奇尼(Marco Mancini)受訪時表示,以色列情報特務局摩薩德已成功深入滲透伊朗安全架構,甚至進駐伊斯蘭革命衛隊(Pasdaran)內部。「只差一聲令下」就能發動斬首行動,但關鍵還是取決於美國是否同意。曼奇尼強調,以色列這次行動並非只是單純針對核設施,而是一場精密計畫的「斬首行動」,以徹底摧毀伊朗神權政體的領導核心。曼奇尼也提到,以色列無人機之所以能精準瞄準伊朗武裝部隊參謀長沙德馬尼(Ali Shadmani)所在建築,正是依靠現場特工提供視覺與行動情報。目前美國是唯一擁有重達3萬磅「地堡破壞者」(bunker buster)炸彈的國家,這種炸彈能穿透地層打擊深層設施。據美方官員表示,川普曾否決以色列提出的暗殺哈米尼行動提案,但白宮已明言將於兩週內決定是否直接介入戰爭。面對這場衝突,俄羅斯也表達嚴正立場。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若哈米尼遭到刺殺,俄方將做出「非常負面」反應,並警告此舉將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自1989年起統治伊朗的哈米尼,目前已86歲,是伊朗國防、外交、司法體系最終決策者。他強推反西化政策,包括強制婦女戴頭巾、限制服裝與媒體自由,並持續投入鉅資推進濃縮鈾技術。根據荷蘭GAMAAN研究機構的最新民調,90%的伊朗人不支持現行「伊斯蘭共和國」體制。近年來,伊朗多次爆發抗議潮,2009年的「綠色革命」就遭哈米尼動用坦克鎮壓,使其政權長期遭國際孤立並承受經濟重創。如今,以色列與美國高層接連對其發出公開威脅,象徵這位35年來掌權者的威信已動搖。

中共派74架軍機擾台!沙國媒體:規模異常之大 可能與「這事」有關
中國解放軍於週四晚間至週五凌晨,派遣共74架次軍機飛向台灣,其中有61架次穿越了台灣海峽的中線,使地區緊張局勢持續加劇,沙烏地國營媒體指出,「這一數字異常之大。」沙烏地阿拉伯國營媒體「阿拉伯衛星電視台」(Al Arabiya)20日報導,此次共機派遣數量「異常之大」,猜測可能與英國皇家海軍巡邏艦「史佩號」(HMS Spey)日前通過台灣海峽一事有關。台灣國防部指出,目前尚不明確中國此次大規模軍機行動的具體原因,但共分成兩批次進行挑釁性飛行。報導指出,北京當局一向將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經常透過類似的軍事部署展示其具備圍堵乃至入侵台灣的能力,試圖對台灣2300萬民眾施加心理壓力,同時也消耗台灣軍方裝備及士氣。此外,台灣外交部19日證實並歡迎英國皇家海軍近海巡邏艦史培號(HMS Spey)於18日通過台灣海峽,強調此舉再次確認該海峽屬於國際水域。台灣外交部表示,英國及其他理念相近國家這類航行,有助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並促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英國駐台辦事處隨後發布聲明稱,史培號通過台灣海峽的行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的自由航行權利。英國強調,皇家海軍在全球各處的活動均依法進行,維護航行與飛越自由。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則對英國軍艦的行動表示強烈不滿,「故意擾亂局勢,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聲稱已派出部隊全程監控並進行應對台灣海峽位處國際水域,但中國持續反對任何外國軍事艦艇在此航行或活動。對於中國的軍機行動,台灣方面已緊急派遣軍艦、戰機以及地面防空導彈系統應對。

中共發射火箭經過台灣上空 國防部:嚴密掌握
國防部指出,中共昨(20)日晚間8時37分在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該火箭飛行路徑經台灣中部朝西太平洋方向,高度位於大氣層外,對台灣地區無危害。國防部表示,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系統,嚴密掌握相關動態,適切警戒與應處。此外,國防部也提到,此次中共火箭發射行動早在18日即對外預告,當時已說明其飛行方向為西太平洋,並將通過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

美海豹部隊、CIA前成員抵台專訪副總統蕭美琴 夜市體驗射氣球網友笑稱:有想過老闆的心情嗎?
擁有超過380萬訂閱數的美國知名Youtuber蕭恩萊恩(Shawn Ryan)近日抵台,除了專訪我國副總統蕭美琴外,蕭恩也到饒河夜市品嚐在地美食,而曾於美軍服役14年的蕭恩,也在夜市體驗「空氣槍射氣球」,讓不少網友看了笑稱「有想過老闆的心情嗎?」蕭恩到饒河夜市品嚐在地美食,也體驗了夜市的空氣槍射氣球。(圖/擷取自Shawn Ryan YT頻道)蕭恩萊恩(Shawn Ryan)是美國知名Youtuber、Podcast主持人,他曾於美軍服役14年,更曾是海軍海豹部隊隊員與中情局(CIA)成員之一。他的節目「蕭恩萊恩秀」,訪談對象主要是現役與退役軍人,內容多半與戰爭經歷、退役後的生活有關,就連現任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也曾上過他的節目。蕭恩這次來台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專訪副總統蕭美琴,兩人在訪談中談到中國對台與區域間的複合式軍事威脅、灰色地帶襲擾等議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中國不斷透過外交、經濟與軍事手段,向全球聲稱他們擁有台灣,對此蕭美琴指出「台灣不會挑釁、破壞現狀,但也不會屈服於脅迫。」她認為,台灣必須讓國際社會認知到,維持台海現狀對各方都有利,這其中也包括中國,「這是確保兩岸各自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而蕭恩這次一抵台就碰上地震,他也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這個特別的經驗。此外,蕭恩也參訪了台北101、安康招待所、艋舺龍山寺、大稻埕、松山慈祐宮等知名景點,還到饒河夜市品嚐在地美食。在逛夜市的途中,蕭恩也體驗了「空氣槍射氣球」,讓不少網友看了忍不住直呼「海豹部隊射氣球,有想過老闆的心情嗎?」

以伊衝突升溫「國際油價漲3%」 下週汽油恐調漲0.2元
國際油價19日上漲約3%,此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下令軍方加強對伊朗的攻擊,投資者也在密切關注美國是否會進一步介入衝突。對此,中油預估下週油價可能持平或漲0.2元,柴油則漲0.1至0.3元。據CNBC的報導,全球原油基準布倫特原油19日(Brent Crude)上漲2.15美元,漲幅2.8%,收於每桶78.85美元,創下自1月22日以來的最高結算價。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WTI)盤中一度上漲3.2%,觸及每桶77.58美元的日內高點。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19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納坦雅胡已下令軍方加強對伊朗境內的「戰略目標」,以及首都德黑蘭(Tehran)的「政府目標」進行打擊。卡茨表示,此輪攻擊旨在「削弱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的政權。」據悉,特拉維夫決定升級對德黑蘭的攻勢,是因為伊朗的導彈襲擊了南部城市貝爾謝巴(Beersheba)的1家醫院。卡茨在醫院遇襲後威脅,以色列軍方「已接到指示並明白,要實現所有目標。哈米尼絕對不能再繼續生存在這世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目前仍在考慮是否下令美軍與伊朗正面衝突。川普18日對記者表示:「我可能會這麼做,也可能不會,我的意思是沒人知道我會怎麼做。」白宮19日則透露,川普將在2週內決定是否打擊伊朗。摩根大通(JPMorgan)18日示警,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主要產油國之一伊朗,若發生政權更迭,可能對全球油價產生深遠影響。摩根大通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卡內娃(Natasha Kaneva)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如果歷史可以作為借鑒,伊朗局勢進一步動盪可能導致油價在較長時間內持續大幅上漲。」卡內娃指出,政權更迭導致的供應損失「難以迅速恢復,這將進一步支撐油價維持高位。」另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中油也啟動雙平穩措施,預估下週國內汽油不調整或調漲0.2元、柴油調漲0.1至0.3元。若按照預估漲幅,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6或26.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1或28.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1或30.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5或25.7元。不過實際調整金額仍以台灣中油全球資訊網暨經濟部網站,在22日中午12點正式對外公佈為準。

美、德支援補給「軍機飛抵以色列」 伊朗強烈譴責
以色列國防部19日證實,來自美國與德國的貨機,滿載軍事裝備抵達以色列,此舉旨在加強以色列作戰防禦系統,並滿足以色列國防軍的所有需求。根據以色列國防部聲明,自「獅子崛起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啟動以來,已有14架載有軍事裝備的飛機抵達以色列。若從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哈瑪斯開戰以來,超過800架次的空中補給行列,顯示國防部門正持續強化備戰與應急能力。以色列國防部強調,這些裝備將進一步穩固作戰節奏與補給鏈,此項行動將持續進行,確保以色列國防軍(IDF)在當前戰爭目標與潛在衝突變化中,均能即時獲得所需裝備支援。國防部指出,整體運補計畫由採購局協調主導,並由國際防務運輸管理單位、駐美與駐德採購代表團、以軍戰略規劃與兵力建設部門,以及空軍單位共同執行,未來數週,仍將有更多類似軍援貨機陸續抵達。與此同時,伊朗透過官方媒體《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發表聲明,對美國支援以色列軍事行動表達強烈不滿,嚴厲批評此舉形同與以色列軍事策略上立場一致。聲明中,伊朗重申對以色列進行飛彈攻擊是其正當且堅定的軍事回應,並指出以方目前面臨防空系統能力不足的問題,飛彈攔截效能下滑,導致以色列民眾處於更高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