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 育兒 孩子 小孩 媽媽 婚姻
立院通過修正「剴剴條款」 郭昱晴:恐誤傷脆弱家庭與邊緣母親
立法院今(18)日三讀通過被稱為「剴剴條款」的《刑法》修正案,對於未滿7歲之人犯殺人罪者,加重其刑2分之1;以凌虐方式對未滿7歲犯殺人罪,處死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未遂及預備犯。立委郭昱晴表示,朝野對於虐童案件應處以重刑已有高度共識,但修法過程必須在不違反《兩公約》基本人權保障的前提下,保留法律區分動機與行為嚴重性的彈性原則,才能真正符合比例原則與法治精神,不應併入現行傷害致死的脈絡處理,以免「誤傷」邊緣母親。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刑法》部分條文修正,增訂第272條之1,對未滿7歲者犯殺人罪,加重其刑2分之1;以虐待方式殺未滿7歲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另修訂第286條,凌虐未滿7歲者因而致死,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第286條(屬傷害罪章)修法時,45名民進黨立委投下反對票。「刑罰若超出比例原則,不僅無法彰顯司法正義,更可能誤傷脆弱家庭與邊緣母親,造成新的社會創傷。」郭昱晴舉例說,一位年輕媽媽長期獨自在家中照顧年幼孩子,因經濟壓力、缺乏育兒知識,在沒有親友支持下,導致情緒失控。孩子在哭鬧時,她忍不住打了孩子甚至踢了幾下,造成孩子因為內出血死亡。這起事件當然非常悲傷、需要法律處理,但從司法角度看,這名媽媽並不是「計畫要殺死孩子」,而是情緒失控、長期疏忽下造成的「過失或間接傷害致死」。郭昱晴表示,遺憾的是,今日在修法條文內容上仍出現重大歧見,民進黨主張應於《刑法》增訂第272條之一,明確規範:針對未滿七歲兒童,以凌虐方式犯第271條第一項殺人罪者,可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民進黨認為,對於這類極端虐童致死案件,應有獨立條文、獨立罪名,彰顯國家對幼童生命權的絕對重視與保護。然而,郭昱晴指出,這一立場與藍白陣營堅持修正《刑法》第286條的做法仍存在根本差異。她認為,不宜將此類重大案件併入現行傷害致死的脈絡處理,應以獨立條文明確設限,才能真正回應社會對保障幼童生命權的高度期待。更重要的是,當面對剴剴案這起令人心碎的幼兒虐待悲劇時,我們除了嚴正譴責施虐者,也不能忽視整體制度的全面崩潰與監督的荒腔走板。郭昱晴表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面對錯誤、檢討體制、追究責任,並制定一套能有效懲惡、保護幼童生命的法律機制,「這才是社會期待,也是我們堅持的立場。」

鬧鐘響了起不來「再睡5分鐘」? 醫:睡眠品質正在被犧牲
再睡5分鐘不是補眠,而是讓睡眠碎片化!神經科鄭淳予醫師提醒,研究發現,「貪睡鬧鐘」其實會破壞睡眠品質,同時也幫大家整理了5個能清醒起床的好習慣,才是遠離貪睡、白天有精神的根本。按下「貪睡鍵」再睡回籠覺?醫:睡眠品質正在被犧牲鄭淳予醫師在fb粉絲團「鄭淳予醫師。腦神經科學博士」表示,早晨賴床按下手機貪睡鍵時,那「多賺」的幾分鐘,其實在默默犧牲我們的睡眠品質。根據一項2025年5月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大型研究,隸屬哈佛醫學院體系的研究團隊分析了 21,000 多名智慧手機使用者、超過 300 萬筆睡眠紀錄,發現:超過一半的人(56%),都有按下貪睡鍵的習慣。愈晚睡的人,愈愛貪睡。作息愈亂的人,貪睡得愈頻繁。女性平均比男性更容易貪睡,可能與育兒、家務與工作多重負擔,普遍睡眠不足有關。貪睡者平均每天多賴床11分鐘,等於每月損失近一整晚的睡眠(6小時)。重度者甚至一天貪睡約20分鐘。貪睡真的讓人更有精神嗎?鄭淳予醫師指出,事實恰好相反,那些「多睡5分鐘」的人,其實並沒有獲得高品質的休息。她解釋,清晨時段正是 「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sleep)的高峰,這個階段對於大腦記憶、情緒調節都很重要。這時按下貪睡鍵,以為自己多睡了一輪,但「短暫回籠」其實只是斷斷續續、品質低落的淺眠。每次被貪睡鬧鐘打斷,都會中斷原本的睡眠週期,讓睡眠變得零碎片段化(fragmented sleep)。長期下來,不但無法真正消除疲勞,一次又一次被吵醒只會延長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帶來的昏沉感,讓人更難清醒。快養成起床5習慣 擺脫貪睡讓白天更精神鄭淳予醫師也為大家列出5個好習慣,幫助大家擺脫貪睡:只設定一個鬧鐘:請將鬧鐘設定在「最後必須起床」的時間,響了就堅定地直接起床。晚上早點睡:戒掉睡眠拖延症。不是不需要多睡,而是沒給自己機會好好睡。鬧鐘放遠一點:遠離床頭,強迫自己下床關鬧鐘,自然就清醒一半。固定規律的睡眠作息:固定每天睡覺和起床時間,即使是假日也盡量一致,讓生理時鐘更穩定。善用太陽光喚醒大腦:早晨起床後,馬上打開燈或拉開窗簾。鄭淳予醫師分享,自己習慣早上一起床就打開窗簾,站到窗邊曬太陽、深呼吸。光線進來,身與心也跟著甦醒,比貪睡更划算。她提醒民眾,如果發現最近早上特別渙散、難以清醒,不妨從「不再貪睡」開始練習,為自己準備一場高品質的睡眠,白天的精神與清晰,才會如實回報。資料來源:鄭淳予醫師。腦神經科學博士【延伸閱讀】太早醒也是失眠!可致「5大疾病」 快改變「這些習慣」解決睡眠問題腦袋當機不如先睡一覺?研究:睡眠期間記憶重組 可能有助於解決難題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500

佳娜在家狂吹冷氣 祖雄收1萬6電費傻眼嘆:沒數字概念
烏克蘭正妹佳娜與馬來西亞男星祖雄在2023年結婚後,隔(2024)年1月迎來可愛女兒「內內」,夫妻倆除了經常透過社群分享家庭生活,也會一起現身綜藝節目。最近祖雄在節目爆料佳娜在家一直開冷氣,竟收到1萬6千元的電費帳單,他想與佳娜溝通更節約省電的方式,但對方始終不願好好溝通。祖雄與佳娜近日上談話性節目《11點熱吵店》,談到有小孩之後的生活,還差點發生婚姻危機。祖雄透露,小孩的奶粉、尿布和副食品等所有支出都由他控管,家裡的開銷多寡也連帶會影響育兒用品支出,沒想到不久前收到電費要1萬6千元,他傻眼說,「很誇張!1萬6(千元)我要省多少尿布錢、奶粉錢!」一旁的佳娜立刻解釋,「不然真的太熱了,你怎麼辦?你不開冷氣嗎?而且我們有小孩。」祖雄接著表示,他有上網找很多吹冷氣省錢的方法,像是開冷氣搭配風扇,有助室內溫度下降,但他說佳娜完全不想嘗試,且無奈說,「她(佳娜)完全沒有數字概念。」佳娜則指出,她反而覺得祖雄的花錢方式比較誇張,夫妻倆去選購女兒尿布時,佳娜看到有品牌主打寶寶皮膚不容易過敏,因此就算一片15塊她都願意,但祖雄只會選擇買一片5塊那種。佳娜與祖雄已經不是第一次在節目上透露,夫妻倆金錢觀很不同,像是祖雄有承認自己花錢時斤斤計較,但都是為了養家;但佳娜不滿祖雄連她喝咖啡的錢都要計較,曾在節目上公開嗆先生祖雄,「我懷你的小孩,你沒錢為什麼要讓我懷孕?」

女星拒讓兒子寫英文作業 致信幼兒園老師:不贊成這年齡需要功課
日本女星藤田小百合(Sayuri)長年在南韓發展,近年她也以單親媽媽身分活躍於社群平台,經常分享育兒點滴。近日她在一段訪談中提及兒子的語言教育方式,表示曾致信幼兒園老師,請求不要安排英文作業,引發韓國網友廣泛討論。藤田小百合今年3月受邀參加韓國女星張瑛蘭(장영란)的YouTube節目,暢談與兒子Zen的日常互動。她提到,韓國幼兒教育重視第二語言學習,普遍會安排英語課程,但她本人則更重視兒子韓語的發展。她坦言:「我擔心如果他在家講日語,在外面又講英語,他的韓語能力會退步,所以希望他能先好好學韓語。」藤田小百合進一步表示,兒子所在的幼兒園會在放學後安排英語作業,為了維持自身的教育理念,她曾寫信給老師表示反對,「我兒子從來不做作業,我也不贊成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做作業。我為他不寫作業感到驕傲,所以希望老師永遠不要給他作業。」她也補充,擔心強制作業會讓孩子對英語產生反感。事實上,Zen目前已接觸包括日語、韓語、英語、中文與西班牙語在內的五種語言,語言發展相當多元。然而藤田小百合的言論曝光後,卻在韓國網路社群引起爭議。不少網友質疑,既然藤田小百合不支持作業制度,應考慮選擇無作業方針的幼兒園,或改採居家學習方式,而非讓一個孩子例外於集體教育體系,「尊重個別教育理念無可厚非,但既然選擇群體學習,就應遵守共通規範。」

網紅爸將7歲兒「推下懸崖」 嗨喊:教會孩子勇敢
知名家庭旅遊博主「The Bucket List Family」近日發布的一段影片在網路上引發熱議,影片中35歲的加勒特吉(Garrett Gee)將年僅七歲的小兒子從懸崖上推入湖中,引來支持與撻伐聲浪。根據外媒的報導,這段影片於7月13日發布,吉與兒子卡利漢(Calihan)一同站在美國鮑威爾湖一處岩層邊緣,當兒子顯得猶豫不決時,吉將他抱起來,直接推入湖中,隨後自己也跳了下去。儘管卡利漢在下墜過程中發出尖叫,但最終安全落水。影片上線後迅速爆紅,累積超過360萬次觀看與逾6.8萬個讚,但也在社群平台上掀起爭論。不少網友指責吉的行為「不負責任」、「可能造成心理創傷」,甚至有前兒童腦損傷治療師留言提醒,意外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他看起來不像是自願的,更像是被迫參與的孩子。」然而也有不少支持者讚揚吉「勇於挑戰」、「教導孩子勇敢面對困難」,並稱他的育兒方式「值得學習」,「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能承受什麼,只要安全,這看起來就是一場有趣的冒險。」對於外界批評,吉在貼文中強調,影片並非用作「育兒建議」,也不建議他人模仿。他解釋,當時評估過現場情況並認定安全無虞,並指出「真正的危險是在孩子猶豫不決時,可能會跌落岩壁邊緣」。吉表示:「我們不會對所有孩子這樣做,每個孩子都不同,我們的養育與教導方式也因此有所調整。」吉堅信應鼓勵孩子「完成困難的事情」,並補充道:「當你教會孩子勇敢時,他們最終會開始挑戰你不敢做的事。」網紅「The Bucket List Family」由吉一家五口組成,包括妻子潔西卡(Jessica Gee-George)以及三名子女。他們因旅遊紀錄與冒險生活而在網上走紅。自從吉於2015年以5,400萬美元出售iPhone應用程式給Snapchat後,一家人便開始全球旅行,足跡遍及65國。2018年定居夏威夷後,他們仍持續以影像與文章紀錄生活,並與國家地理合作。除了此次的懸崖跳水事件,該家庭過往的冒險活動還包括與鯊魚共游、熱氣球飛行及與章魚近距離接觸等。

三寶媽劉伊心重視共讀時間 養成親子間信任與安全感
女星劉伊心日前出席智慧有聲故事屋快閃活動,親身示範用「聲音」開啟孩子成長的新旅程,身為三寶媽的她,同時分享自己非常重視0至2歲的陪讀黃金期,因為這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等孩子再大一點,透過共讀共聽,親子之間會建立更深的信任感與安全感,也更願意主動分享內心的感受與秘密。劉伊心特別提到,兒子每天睡前聽故事已成為他們家的 「儀式感」日常,而且智慧有聲故事屋的內容超有趣又富含知識,「我才知道原來螢火蟲的光是繁殖訊號、生命終點的前奏,大象鼻子裡可以裝滿數公升的水,就像身體自帶水壺一樣,陪孩子聽故事的過程,其實大人也能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新聞主播張若妤也曾在 podcast中分享自身經驗:「我在高中時為了背《岳陽樓記》,錄下自己唸的版本放進MP3,通勤時反覆播放,結果考試竟然記得超清楚。」這段經歷讓她深刻感受到 「聽覺記憶的威力」,也影響她後來的育兒哲學。張若妤表示「比起沉迷螢幕,我更相信聲音能激發孩子深度理解與想像力」,透過聽故事、語音互動,孩子不僅能提升語感,也能練習表達與思考。她強調:「與其用平板塞時間,不如給孩子高品質的內容。kokozi就是我放鬆育兒的秘密武器。」

竹北育兒後援隊上路倒數 鄭朝方:核心家庭最佳後援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5日表示,28日起將由臨床心理師、營養師等組成「育兒後援隊」,提供「0至6歲兒童發展諮詢服務」,讓竹北市東、西、城區市民能享有就近而便利的專業諮詢。受惠竹科發展外溢效應,竹北市的少年與幼童人口激增,形成所謂「竹科嬰兒潮」,自2011年起,每年竹北市新生兒人數維持在2,000人以上,進一步統計至2025年6月底,竹北市設籍人口已破22萬人,其中幼年人口比重超過三成,是北台灣唯一突破30%幼年人口的鄉鎮市,城市年輕程度可見一斑。公所公園指出,由於幼童比例居高不下,為實現友善育兒城市願景,公所持續舉辦「0至6歲兒童發展諮詢服務」,包含職能、語言、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組成了專業精實的「育兒後援隊」,新一波自28日起跑,提供東區、西區、城區市民就近而便利的專業諮詢。鄭朝方則指出,育兒是現代家庭的重要挑戰,尤其竹北市大多是雙薪「核心家庭」組成,父母都忙著上班,爺爺奶奶也不一定同住,儘管家長投入滿滿關愛,卻時常面臨時間不夠、專業知識缺乏,而對育兒感到焦慮與力不從心。他呼籲,善用「育兒後援隊」提供的諮詢服務,讓每一位家長不再單打獨鬥,而能獲得可靠的支持與陪伴。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認為掌握黃金發展期,能成為孩子一生最棒的餽贈。(圖/劉耿豪攝)鄭朝方強調,若能掌握黃金發展期,為孩子奠定健康快樂的成長基礎,那將使孩子受用一生,畢竟孩子的情緒表現與行為反應,往往是需要被理解與引導的訊號,若能對幼兒語言發展、行為情緒、日常飲食等進一步了解,並藉由專業人士一對一諮詢模式,協助家長理解孩子需求並提供具體建議,不只能幫助穩定親子互動關係,若真有需進一步就醫的問題,也能及早處理,掌握黃金治療期。鄭朝方預告,28日起「0至6歲兒童發展諮詢服務」將於竹北市大義、隘口、十興三個里集會所輪流辦理,目前量能有限,限定竹北市民報名,每位孩子限參與至多可參加兩類「一對一專業諮詢」,未來則視經費與辦理效果,不排除進一步擴大。

基隆「三等親屬」托育!每月補助最高3000元 申請門檻曝光
基隆市政府為鼓勵親屬參與托育,0至2歲幼童若由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等以上條件的三等親屬照顧,自今年8月起補助父母每月2000元至3000元;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等條件,額外再加碼每月2000元補助。民代指出,目前托育課程仍須自費完成培訓,且課程堂數少,應研加開課程並補助培訓費用鼓勵參與,以降低民眾申請門檻。基市府指出,8月上路的親屬托育加碼補助方案,內容包括0至2歲幼童若由祖父母、姑姑、阿姨等三等親屬照顧,該親屬擁有托育人員結業證書,每月補助父母2000元,若具備托育人員相關科系學歷,或持有保母技術士證、托育人員技術士證,每月補助3000元。此外,設籍基隆未滿3歲幼童,且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特殊境遇、脆弱家庭等條件,每月額外再提供2000元補助。市府表示,親屬間彼此生活習慣更容易理解,溝通也更為順暢,加碼補助的用意在鼓勵親屬托育,同時也能減少目前在家自行照顧或送托未與政府簽約保母、托嬰中心的幼兒,家長僅能申請每月5000元育兒津貼,但送托公共化托育或準公共托育服務的幼兒,家長可領1萬3000元托育補助,兩者之間的差距。國民黨議員何淑萍表示,傳統上家中有新生命誕生是非常喜悅的,但生育、養育、教育是環環相扣的課題,家長要煞費苦心。她支持市府推動親屬托育加碼補助,並肯定市府設身處地為照顧者及被照顧者設想。何淑萍指出,現代幾乎都是雙薪家庭,委託專業保母固然是好的選擇,但不可諱言也是一筆龐大的開支,如果能由親屬來照顧,並且給予一定金額的補助,當然是更好的選擇。市府看到問題,並能透過政策介入協助處理,對於解決少子化問題,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民進黨議員許睿慈表示,雖然市府設有最高每月5000元的分級補助,但須具備相關認證並自費完成培訓,加上培訓班次不多,實際門檻仍不低。托育政策的初衷是減輕家庭負擔、強化照顧支持,若門檻高讓有心照顧的親屬望之卻步,反而削弱政策效果。許認為,市府應針對班次不足與學費過高問題提出改善措施。面對其他縣市已逐步建構完整托育體系、結合地方加碼與中央資源的發展趨勢,基隆更應加速補強自身培訓機制與整合制度,讓親屬托育從補助轉化成實質可運作普及的支持系統,真正回應市民對育兒友善城市的期待。

綠花議員自爆有人出錢包返鄉專車罷傅?陳玉珍質問檢調會查嗎
「金門坦克」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今天引用「自由時報」報導,指民進黨花蓮縣議會黨團總召張美慧日前受訪時,透露一位不是花蓮人的北部民眾,昨日主動找她,願意出錢請遊覽車載外漂民眾回花蓮。陳玉珍質疑,這可能已經觸犯選罷法規定,因構成「期約賄選」要件是要有對價關係、而非僅限交付賄選款而已,她也問檢調「坐車返鄉投票不要錢」要不要趕快辦?陳玉珍指出,他記得以前金門縣遇到選舉,只要傳出回金門「不用花錢」,不論是指坐船或坐飛機,金門檢方都會劍及履及,立即根據媒體報導分案,約談當事人,而且是「全船、全機乘客都叫去問」,她很想看看這次花蓮檢方會不會比照辦理。陳玉珍、翁曉玲引用自由時報報導,質疑張美慧受訪內容已涉嫌違反選罷法,要求檢調迅速偵辦(圖/中天新聞)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表示,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罷法)第99條規定,對有投票權之人,行求其約或交付賄賂或其它不正利益,而約其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者(包括投罷免票),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圖形,得併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罰金。該條法律條文也明訂處罰「預備犯」,可處一年以下徒刑。陳玉珍補充,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張美慧受訪時宣稱有人要給她錢,號召年輕人返鄉罷傅,雖然張強調願出錢者不是花蓮人,但從法律看,出錢者是不是花蓮人不重要,請檢調不要再繼續裝睡,張美惠議員也應配合調查,誠實供出究竟是哪位預備犯想要期約賄選?翁曉玲還說,外界現在看到綠營、罷團、民團推動罷免國民黨立委「彷彿錢永遠花不完」,例如近期社群媒體瘋傳罷免宣傳單截圖,內容還完全與事實相反。內容包括指責藍委親中賣台、亂砍預算,這就是典型黑函、謠言,而且宣傳單上完全沒有宣傳者的署名,但選舉期間不論發出什麼宣傳單,都要有發函單位或個人的簽名,否則就是違法黑函,嚴重違反選罷法104條。他說,黑函對被罷免者或候選人相當不公平,情節比「偵辦罷免連署涉嫌偽造文書」更嚴重,呼籲檢調也要拿出辦偽造文書疑案展現的高效率,查清楚究竟誰在散佈謠言。陳玉珍也說,黨團目前蒐集到的黑函內容林林總總,荒腔走板,非常離譜。例如黑函指稱藍白通過財劃法是「加劇人民困境」,包括租屋補貼、育兒津貼、試管嬰兒補助等都要消失,但財劃法明明是增加地方縣市政府的財源,而且包括租屋補貼、育兒津貼等都不會受影響,陳玉珍嗆聲「如果民眾沒領到錢,可以來找我」,他相信所有面臨罷免的國民黨立委也都會這樣說「沒領到,請來找黨團或藍委」,她痛批,罷團用這種魚目混珠不實謠言,想要欺騙選民挺罷免,相信眼睛雪亮的選民,不可能被騙。

雲林「萬寶龍計畫」催生成效佳! 喜迎第9000名新生兒
雲林縣政府2024年起實施「萬寶龍」催生計畫,以6億元預算在龍年與小龍年2年間催生1萬名新生兒,第9000名寶寶上月誕生,縣長張麗善13日前往麥寮鄉致賀,目前已累計超過9300名,該政策將執行至今年12月31日止,無延長規畫。張麗善13日前往麥寮鄉麥豐村,向出生滿月的第9000名龍寶寶家庭致賀,親自致贈金鎖片、衣服與雞精。她指出,在等待第9000名寶寶滿月期間,又有超過300位新生兒誕生,目前總數已突破9300人。萬寶龍計畫第5000名寶寶於計畫實施的第10個月達成,第7000名寶寶於今年1月初誕生,6月迎來在麥寮鄉誕生的第9000名寶寶。縣府社會處預估,再2個月約於今年9月即可達成萬寶龍計畫催生1萬名寶寶的目標,補助將持續至年底結束,補助資格是生產前,父或母一方設籍雲林滿8個月。雲林縣2021年生育津貼自8000元提升為第1胎1萬元、第2胎2萬元、第3胎3萬元、第4胎4萬元的遞增補助辦法,因出生率持續探底,2024年推出2年為期萬寶龍計畫,第1至第3胎每胎提供3萬元津貼,第4胎起加碼至每胎10萬元,並搭配3萬元坐月子津貼,最高補助達13萬元,全國最佳。這項政策上路後,2024年12月出生率雲林縣高居全國第一,2024年全年新生兒達6923人,較2023年(3206人)與2022年(3340人)幾乎翻倍。多名議員於雲林縣議會5月定期會中,關切萬寶龍計畫成效佳,是否有計畫延長此一計畫期限,張麗善雖未明確回應,但據了解,縣府並無延長計畫的討論。張麗善強調,縣府不僅投入資源鼓勵生育,也同步打造更完善的育兒環境,目前全縣已設置7所公共托育空間,收托2歲以下嬰幼兒,並積極媒合具證照保母,另也盤點各鄉鎮設立托嬰中心與幼幼班,讓家長在養育與托育過程中,無後顧之憂。

痛到hold不住!咪妃陪玩撞牆「以為只瘀青」 忍3天就醫才知是腦震盪
人氣YouTuber「咪妃」在2021年宣布結婚,隔年生下寶貝女兒「小恩」,近日轉戰親子市場,日子過得幸福美滿。不過她今(10)日透露,自己3天前陪女兒玩耍時頭不慎撞到牆壁,原以為只是瘀青,後來卻痛得不得了,直到今天到醫院檢查才被診斷出是輕微腦震盪。咪妃今(10)日在社群帳號的限時動態曝光了自己到醫院就診的畫面,透露在3天前陪女兒玩的時候,不慎頭撞到牆壁。她當下以為可能只是瘀青,想說觀察一陣子看看,不料疼痛不僅沒有改善還愈發嚴重,直到「痛到hold不住」才前往就醫,並確認是輕微腦震盪。事後,她哭笑不得表示:「陪玩陪到輕微腦震盪,真的超好笑。」還無奈表示下次應該要玩冷靜一點,「真的是好痛好暈唉!」據了解,咪妃今年轉戰親子市場開設「咪妃KIDS頻道」,推出後頗受好評。而她去年8月公開自己取得擁有「嬰幼兒基本救命術」證照和保母證照。並表示自己在生下寶貝女兒後對親子議題相當關心,便決心投入台灣育兒教育,希望盡一己之力陪伴新生代媽媽和小孩一起成長。

女大生宿舍內產子「血流如注」!嬰兒竟重達4.5公斤 室友淡定喊:她早生過一次
大學宿舍竟成產房!中國湖北一名大三女學生,懷胎近足月仍堅持住在宿舍,甚至在上鋪待產,豈料某天深夜突發陣痛,在毫無準備下於寢室產下9斤巨大嬰兒(約4.5公斤),當場血流如注,嚇壞眾室友。更令人錯愕的是,一旁室友竟淡定地說:「她不是第一次生了。」根據育兒平台《菁媽育兒》報導,當急診醫護人員趕抵現場時,孩子已經出生,臍帶仍未處理,現場一片混亂。醫護一看女學生的情況頓時臉色大變,因為她不但大出血,還生出了一名體重約4.5公斤的巨大嬰兒,立刻將她抬上救護車搶救。根據報導,這名女大生懷孕期間仍照常上課,甚至在臨近預產期時仍選擇住校。雖然室友多次勸她搬到下鋪或另租住所,她仍堅持待在原本的上鋪,認為方便讀書與應考。直到期末考當晚,她突然感到劇烈腹痛,原想忍到天亮就醫,卻萬萬沒料到胎兒來得如此之快。該名女學生產程迅速且極為危急,由於整個孕期運動量不足、飲食壓力大,導致胎兒體型偏大,生產時撕裂傷嚴重,大量失血。室友們聞到異味驚醒,發現床鋪下的棉被已被鮮血浸濕,眾人驚慌報案,緊急聯絡120急救單位。令人錯愕的是,當醫護問為何產婦肚子那麼大還住在宿舍時,同行室友卻語氣平靜地說:「她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已經生過一胎,所以她很淡定。」醫師當場無語,只能搖頭嘆息。幸好室友反應及時,這名孕婦送醫後成功止血,母子平安無大礙。隔日早上,女子的父親與祖父母趕抵醫院,醫護人員則直言無法理解:「這麼大的孩子,家人竟還讓她住在學生宿舍?」這起事件也反映出孕期後期的風險,專家提醒,懷孕後期務必要有專人陪同照料,學生若決定同時兼顧學業與生產,勢必要妥善安排住宿與醫療支援,切莫輕忽可能導致致命後果的突發情況。

蔡阿嘎老婆賣洞洞鞋「遭疑會害童性早熟」 二伯駁:安全無虞
知名網紅「蔡阿嘎」與老婆「二伯」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及育兒生活,吸引大批粉絲關注。然而,成長曲線管理師近日影射二伯賣的洞洞鞋「是造成孩子長不高、性早熟的兇手」。對此,二伯今(10)日鄭重發聲明表示,「其原料並不是用PVC聚氯乙烯,產品皆經國家法規規範之安全檢驗,證明不含毒性物質,安全無虞。」近年來「防水洞洞鞋」因柔軟輕便,受到不少民眾喜愛,連「嘎嫂二伯」創立的個人品牌也推出大人及兒童都能穿的「防水休閒洞洞鞋」,尺寸從17到28號都有。不過,二伯10日下午於Instagram限時動態無奈透露,9日晚間收到許多網友傳訊息通知,有成長曲線管理師擷取她推出的洞洞鞋產品照片,並寫下具影射性的一句話,「你知道嗎?每天都在穿的鞋子可能是害孩子長不高、性早熟的兇手。」對此,二伯曬出成分報告鄭重澄清,「我們成人、兒童鞋款都是台灣製造,原料也是使用台灣台塑的EVA乙烯酯共聚物,不是影片中所說的PVC聚氯乙烯。」二伯強調,自創品牌「hahababy ははベビー」的產品,皆經國家法規規範之安全檢驗,證明不含毒性物質,安全無虞。二伯很遺憾收到這個訊息,對於成長曲線管理師散佈不實資訊、造成消費者恐慌一事,她與公司已經準備好相關資訊,委請律師協助處理,「我們選用台灣製造的產品,一直努力在帶給大家安心健康的產品,一定會繼續更努力的幫商品嚴格把關」。(圖/翻攝自Instagram@2uncle987)(圖/翻攝自Instagram@2uncle987)(圖/翻攝自Instagram@2uncle987)

不滿網路充斥「反童」言論 張雁名痛批:真心覺得這社會病了
41歲演員張雁名近日在社群平台發表一篇針對「公共場合幼童哭鬧」話題的貼文,引起不少家長與網友共鳴。張雁名直言自己身為父親,對於現在網路上充斥著敵意十足的反幼童言論感到震驚,認為這種風氣顯示「真心覺得這社會病了」。張雁名在FB粉絲團發文表示,他能理解孩童哭鬧對於在場其他人可能造成困擾,畢竟每個人都有享受安靜空間的權利。但張雁名也強調,一歲或兩歲的小孩本就難以自我控制情緒。若幼童能在幾分鐘內安靜下來,那保母、幼兒園老師這些職業也許都不再需要。張雁名也認為,所謂的「不會教,就不要生」這種說法過於苛刻,更強調沒有人天生完美,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曾經因為哭鬧或情緒失控影響過別人,憑什麼對幼童提出與成人一樣的標準?張雁名也提到網路公審現象,他痛批有些人急於在網路上對育兒家庭進行公開譴責,不顧對當事人造成的情緒創傷。張雁名表示,如果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時選擇無視,那確實應該檢討;但若已經積極安撫、試圖控制狀況,是否該給他們一些時間與空間,而不是馬上拿出手機拍攝影片上傳,讓他們成為眾矢之的?張雁名提醒「如果影片的主角換作是你和你的孩子,你會有什麼感受?」張雁名也回憶自己過去曾在公共場所被小孩吵到感到不悅,但成為父親後,他選擇用更包容的角度看待。張雁名說,現在他會選擇戴上耳機或離開現場,而非對孩子或家長發怒。張雁名強調,關鍵在於「父母是否有在處理」,如果有,那麼旁人也應該展現理解,而非一味指責。張雁名也點出世代差異對於輿論氣氛的影響。他認為現今網路環境快速發酵,導致許多原本私下的情緒與情境被放大檢視。張雁名反問,那些口出惡言的人,是否也曾是那個在公共場所大聲哭泣、讓父母手足無措的孩子?若不是自己童年成長於相對沒有網路審判壓力的時代,是否也會成為類似的攻擊對象?文末,張雁名希望社會能多一分寬容與同理,呼籲大家在評斷前先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當下的困境。張雁名指出,雖然不是每個人天生具備同理心,但不妨回想自己年幼時,是不是也曾經被陌生人寬容以待;而當時的父母,是不是也一邊安撫你、一邊默默承受來自旁人的壓力與責難。「願這世界多一點愛與包容,就事論事,別因為仇視而仇視,謾罵而謾罵。」

家長看過來!5歲以下孩童「每日看螢幕逾1小時」過動風險增 1情形傷害最大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不只大人愛用3C產品,也出現一些家長會用「3C育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給小孩使用手機或平板看影片。小朋友長期使用3C產品不僅對視力造成影響,台大醫院前兒科醫師蒼藍鴿(吳其穎)指出,5歲以下孩童每天使用螢幕超過1個小時,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過動風險增加;而家長不在、無人陪伴看卡通的情形,對兒童發展傷害最大。知名YouTuber蒼藍鴿也是台大醫院前兒科醫師,4日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蒼藍鴿的醫學天地」發文分享,美國一篇2025年最新系統性回顧(PMID: 40055171),針對5歲以下孩童螢幕使用時間的情緒發展影響之系統性回顧分析,證實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孩童情緒出問題。內容提及,5歲以下孩童每天看著螢幕超過1個小時,情緒與社交發展風險顯著上升,其中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情緒不穩、焦慮、攻擊行為、退縮、社交困難等。特別是孩童使用螢幕時,是「無人陪伴觀看卡通」的情形,對他們情緒與語言發展傷害最大。美國小兒科學會對此建議家長,不要讓2歲以下孩童使用螢幕;2歲至5歲孩童每天使用螢幕不超過1個小時,且身邊需要有大人陪同,因為孩童的大腦正在發育,家長幫忙守住界線外,陪他們一起看、一起玩,比如親子共玩教育遊戲的互動式體驗螢幕活動,可能會有正面影響。

炎亞綸後悔拍片 認2年前讓很多人失望
《炎上 炎亞綸》昨(4日)演出,由「炎上大將軍」楊昇達領軍開場,除延續經典啦啦隊橋段,還加碼《MUSCLE HIGH》來自台灣的猛男秀裸上身助陣。在介紹主秀炎亞綸出場時,他更丟出經典時事哏:「1963年十大傑出青年頒佈至今,一共頒發了將近620個傑出青年,一共拔除了一位!讓我們看一下怎麼會這麼搞笑!各位觀眾,讓我們歡迎今天的主秀十大不傑出中年炎亞綸!」炎亞綸一登場便自嘲:「這是我人生第二後悔拍的影片」隨即猛攻全場所有火伴。他先狠酸楊昇達「像不紅的逃兵藝人」、「講笑話像跟製作單位有仇」,還不忘提起楊昇達在《國光幫幫忙》的經典定位:「幾乎沒有人可以讓張立東看起來像天才,他是唯一一個。」江宏傑也成為重點目標,炎亞綸直言:「他現在唯一穩定的合約,是跟法院的育兒安排」甚至補刀「上次穿這麼正式應該是離婚記者會」。李玉璽則被酸「出過單曲《是我不夠好》,應該改叫《是我不夠紅》。」炎亞綸笑喊這是他人生第二後悔拍的影片。(圖/薩泰爾娛樂提供)在一連串火烤後,炎亞綸語氣一轉難得吐露心聲。他坦言:「我知道兩年前我讓很多人失望了,但我還能演戲、主持、做音樂,也還有機會扭轉一切。」提到過去專輯《下一個炎亞綸》,他苦笑說:「本來是想擺脫偶像形象,現在卻變成勸人向善的警語。」炎亞綸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讓粉絲驕傲的人,不再被過去的錯誤定義。即使嘴上不饒人,收尾時仍不忘自嘲:「從今天開始,你們只會看到我美麗、和善、不教育的一面——直到明天大地震我們全部死光。」

宋芸樺辣秀美背連包款都吸睛,Melody、鬼鬼最愛編織款!女星精品包清單曝光
夏天穿得越輕鬆,包包就越重要,瞬間撐起整體氣場。就來參考近期女星的夏日愛包,包含:宋芸樺、邵雨薇、鬼鬼吳映潔、Melody,從編織、皮革、金屬鍊條到一包多背,選對包=時尚勝率100%!宋芸樺、邵雨薇搶揹Delvaux Pin Twist 手袋女神宋芸樺和邵雨薇兩人風格雖然天差地別,但都不約而同選了這顆「兩道線條+一抹微笑」構成的話題包款—Delvaux Pin Twist手袋,並完美示範如何用同一顆包演繹出多種揹法與搭配方式。宋芸樺日前到New York旅行就帶著Delvaux Pin Twist 手袋趴趴走,隨性又不失精緻的日常感!無論是穿上米色削肩美背洋裝、或綠色針織衫,又或白色露肩上衣,都與這顆冷冽灰Pin Twist完美搭配,肩揹、手提也通通沒問題~(圖/宋芸樺IG)(圖/宋芸樺IG)邵雨薇則穿上咖啡棕色繭型短版外套搭配五分褲,內搭黑色平口上衣,打造城市文藝酷女孩風格。手提茶色 Delvaux Pin Twist。柔和色調和整體造型完美同步,搭配金屬鍊帶恰到好處地拉出一點高級光澤感,不搶戲卻超加分,精緻生活感直接飆滿分!(圖/邵雨薇IG)(圖/邵雨薇IG)這顆Delvaux Pin Twist 不只外型吸睛,更內建三條背帶、擁有百變背法,說是女星衣櫃裡的「高段位萬用包」一點也不為過。從側背、肩背、斜背、手拿…每天換風格也不嫌多,非常實用又時髦,難怪成為女明星的近期心頭好!Delvaux Pin Twist手袋/119,500元(圖/品牌提供)新手媽咪時髦放閃!鬼鬼拎上Valextra柳條編織包,美成歐洲花園派對女王別以為當了媽咪就只剩奶瓶跟尿布袋,新手媽咪鬼鬼吳映潔的夏日穿搭秘密武器就是它!以一身復古波點洋裝、踩上紅色高跟鞋,手拎Valextra Soft Bucket Wicker Micro柳條編織包,氣場直接拉滿,彷彿穿越回了50年代的歐洲花園下午茶現場。(圖/品牌提供)這顆柳條包不只是好看,更是功能派代表。內建可拆式帆布內袋+纖細肩背帶,優雅度與實用度兼備,日常&出遊通通搞定,一邊走路帶風,一邊還能裝下育兒神物。Valextra Soft Bucket Micro柳條工藝款手提肩背包/140,000元(圖/品牌提供)優雅又精緻!時尚媽咪Melody拎Iside Wicker走出義式氣場時尚媽咪 Melody最懂如何穿出優雅精緻風格,這回她選中Valextra 經典 Iside Wicker 包款,搭配白色洋裝,一秒變身走進義大利海邊小鎮的電影女主角,從容又自信,完全展現她的迷人生活美學。(圖/品牌提供)這款包以天然柳條搭配滑順皮革,清爽得剛剛好、奢華得剛剛好。無論選 Medium 還是 Mini 尺寸,每一只都附有專屬燙印編碼,精緻程度堪比訂製珠寶。Valextra Iside Mini柳條工藝款手提肩背包/165,000元(圖/品牌提供)

鬼鬼女兒「濃密黑髮」近照曝光 查RSV資料怕爆:不要冒險你的健康
女星「鬼鬼」吳映潔今年出道20周年,1月時她無預警宣布當媽,生下一個寶貝女兒「妹子」,外界都好奇妹子的真面目。最近鬼鬼難得在社群曝光女兒的近照,雖然只有背影卻被發現有濃密黑髮;鬼鬼也分享當媽後護女心切,了解RSV病毒相關資訊後,充滿母愛地說對女兒說,「不要冒險你的健康」。鬼鬼今(3)日在社群Instagram驚喜PO出女兒「妹子」的近況照,她拍下女兒在床上的樣子,但極度保護女兒的她,只讓粉絲看到妹子的背影,小小的身體、小小的頭還能看到她小小的耳朵;鬼鬼表示,「我的小天使妹子,你是我人生最大的冒險,但我真的不想拿你的健康去冒險」。鬼鬼罕見曬出女兒妹子的現況照。(圖/翻攝自Instagram/gemma_811)原來鬼鬼帶著妹子定期回診時,與醫師聊到有關預防「RSV」病毒對於小寶寶的重要性,「若是很小的時候得到RSV,未來可能造成長期氣喘,嚴重可能要住院」,她光是想像就覺得太可怕,又讓人很緊張。因此鬼鬼為女兒選擇RSV抗體,代替不能隨時守在女兒身邊的她,「能多保護一點,我就多做一點」。由此可見,當媽後的鬼鬼字裡行間充滿母愛。外界至今都很好奇鬼鬼女兒的真面目,先前鬼鬼與混血寶寶合拍廣告,讓網友們以為是「妹子」本人,事實上,鬼鬼早說過暫時沒打算讓女兒真面目曝光於公眾之中,並對外界熱議她「未婚生女」一事大方回應,坦言這是她人生規劃的一部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而且我的人生一直都很勇敢。」

甄莉坦言交往四年懷孕三次 瞞夫「偷墮兩胎」只因還不想當媽
藝人甄莉近日在節目《11點熱吵店》中大方坦承,與丈夫希德交往期間曾三度懷孕,其中兩次在未經對方知情情況下選擇墮胎,引發現場來賓與觀眾一陣錯愕。她坦言,當時自己尚未準備好成為母親,也未決定是否步入婚姻,因此選擇將懷孕的事隱瞞處理。甄莉在節目中坦言,婚前與婚後各墮胎一次,引發現場震驚。(圖/翻攝自11點熱吵店YT)甄莉早年以節目《百戰百勝》的小天使角色走紅,後轉戰各大談話性節目,與丈夫希德結婚至今逾20年,育有一女Phoebe與一子Sky,兩人年齡相差五歲。她透露,自己在與丈夫交往約兩年時便意外懷孕,當時仍未做好結婚與育兒的心理準備,「如果我跟他說,他叫我生,那我不就得嫁了嗎?」因此選擇未告知對方,自行終止妊娠。甄莉在節目中坦言,婚前與婚後各墮胎一次,引發現場震驚。(圖/翻攝自11點熱吵店YT)兩年後她再次懷孕,雖尚未正式結婚,但對方已購屋登記在她名下,這次她決定留下孩子並步入婚姻。不料產後僅半年又再度懷孕,考量兩胎年齡距離過近,加上生活與身心尚未調適,她選擇再次墮胎。甄莉表示,婚後進行人工流產依法需配偶同意,但她當時找的是第一胎時的接生醫師,雙方關係熟識,僅以「先生已同意」為由即完成手術。術後她更主動要求裝置避孕器,直到五年後才計畫性生下第二胎兒子。被問到節目播出後丈夫是否會不悅,甄莉語氣篤定地說:「不會。」她補充,其實曾經考慮過再生第三胎,但丈夫認為「小孩生很容易,養才難」,因此兩人最終並未再添新成員。

俄羅斯網紅日本旅遊「英文點餐失敗」 改說中文店員竟秒懂
俄羅斯網紅維多利亞在大陸擁有高知名度,他們一家人長年住在大陸,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近日維多利亞夫婦帶著兒女到日本旅遊,發生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他們到一間餐廳用英文點餐,店員卻聽不懂,她突然想到轉換成中文,沒想到對方秒說「可以可以」;畫面曝光後,在網上引發討論。從維多利亞在抖音分享的影片,他們一家人到日本旅遊,去一間餐廳吃飯,維多利亞向店員點餐時,用英文說「我要這個,還有牛肉」並附帶手勢,但店員一臉呆滯,竟聽不懂維多利亞說的內容。結果維多利亞突然脫口,「我說中文可以嗎?」店員眼神亮了起來直呼「可以可以」,最後順利完成點餐。事後維多利亞也在影片中透露,「沒想到在日本,英文也不中用了,最後還得靠中文。」影片底下掀起網友熱烈討論,紛紛留言表達個人看法,「以前出國講英文過關,現在中文更行」、「不只是日本講中文有用,去韓國和泰國服務生看到是華人,都直接講中文了」、「哈哈哈,小時候被說出國要學外語,結果長大中文最好用」。維多利亞與先生瓦季姆都是俄羅斯人,帶著一對兒女和一隻狗狗已經在大陸生活15年,2019年他們在抖音上經營以「維多利亞夫婦」為名的帳號,分享他們的生活日常;早期內容多半圍繞在文化差異發生的趣事,或是育兒點滴,在創帳號1年半時間粉絲就突破520萬,目前已經有超過1084萬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