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 颱風 賴清德 山陀兒 山陀兒颱風 中央氣象署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B」落幕 海軍大校:持續練兵備戰
中國疑似不滿總統賴清德在雙十國慶演說內容,解放軍今(14)日清晨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我國防部強烈譴責外並派遣兵力應對。今日18時許中共最高國防單位宣布軍演圓滿落幕,東部戰區發言人海軍大校李熹嚴肅表示,會持續加強練兵備戰。中共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清晨5時起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這是對岸今年二度對台軍演,聯合陸海空及火箭軍於台灣以東、以北和以南海域展開軍演。在今日18時左右,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海軍大校李熹表示,此次軍演圓滿完成,也將持續加強練兵備戰,強調「堅決挫敗『台獨』分裂行徑」。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時,李熹表示,軍演重點包括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及奪取綜合制權等項目。此外央視新聞則指出,軍演目的是在檢驗站區部隊聯合作戰的實戰能力,並再三強調稱「台獨是死路一條」。中共被認為透過軍演恫嚇台灣。(圖/翻攝自微博/東部戰區)而我國防部針對中共軍演回應,總統國慶演說凸顯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人民福祉的堅定意志,更倡議未來兩岸在應對氣候變遷與防疫等面向合作,共同追求和平共榮,均為正面與積極的主張,大陸所謂「挑釁滋事」完全背離事實。而我國海巡署發聲如下:「一、今日中國海警船配合中國東部戰區聯合利劍-2024B演習,侵擾我馬祖海域,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一時間即派遣巡防艇併航監控、廣播驅離。二、依據我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金門、馬祖等外離島均劃有「禁、限制水域」範圍,中方只要進到範圍內就是「侵擾」,並非執法。海巡署捍衛國家主權決心不變,也呼籲中國能夠體認區域和平與穩定之重要性。」
解放軍圍台軍演!遼寧號破曉起降、殲-10戰機現身 央視公開演習最新畫面
大陸今(14日)宣布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我國防部表達強烈讉責,已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派遣適切兵力應對。《央視新聞》在稍早也獨家直播「聯合利劍-2024B」軍演,可看到共軍遼寧號航母和殲-10戰機等裝備操演等片段。中共出動各式戰機參與軍演。(圖/翻攝自微博)央視新聞微博在午間公布一段7分鐘的演習片段,可看到片中出現共軍遼寧號航母、火箭炮、預警機、殲-10和殲-16戰機起飛畫面。據央視新聞指出,共軍組織遼寧號編隊位台灣島以東海空域,與陸海空火兵力進行艦機協同、聯合制空、對海對陸打擊等科目演練,重點檢驗內線外線一體聯動、諸軍兵種聯合作戰能力。中共出動各式戰機參與軍演。(圖/翻攝自微博)央視新聞表示,解放軍東部軍區今聯合海陸空及火箭軍在台灣以東、以北、以南海域展開「聯合利劍-2024B」軍演,另據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熹海軍大校表示,軍演重點包括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及奪取綜合制權等項目。中共航艦遼寧號艦載機起飛畫面。(圖/翻攝自微博)除此之外,央視新聞還指出,軍演目的是在檢驗站區部隊聯合作戰的實戰能力,並再三強調稱「台獨是死路一條」,包括李熹海也表示,「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行徑的強力震懾,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及必要行動。」針對這場軍演,我國防部則回應,總統國慶演說凸顯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人民福祉的堅定意志,更倡議未來兩岸在應對氣候變遷與防疫等面向合作,共同追求和平共榮,均為正面與積極的主張,大陸所謂「挑釁滋事」完全背離事實。中共試圖透過軍演恫嚇台灣。(圖/翻攝自微博)
海保署攜手遠見天下文化 世界候鳥日前夕推出《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 澎湖青螺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推出以保育類「小燕鷗」為主角的新繪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在世界候鳥日前夕(11日)於高雄港港史館舉行新書暨動畫發表會,開場由大伙房書院帶來小燕鷗保育行動劇,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總經理何瑋、繪本作者王文華、審校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崇航博士及港務公司高雄港職場互助教保中心小朋友,共同攜手倡議海鳥保育行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及海保署署長陸曉筠同時透過影片,與在蘭嶼的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呼籲大家共同守護候鳥棲地,讓臺灣永遠是小燕鷗漫長遷徙旅途的第二個家,並致贈小朋友小燕鷗布偶。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案)閱覽。《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封面(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表示,臺灣是許多候鳥及遷徙物種的中繼站,有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以及書中黃嘴黑帽的小燕鷗等7種保育類燕鷗在臺灣繁殖,每年季節悄然變換時,候鳥們便開始漫長的遷徙旅程,在這裡避暑、過冬、繁衍下一代;繪本故事引導我們跟著小鷗與小燕幫下一代找尋適合的居所、覓食、度過風雨,再一起透過守護行動讓可愛的燕鷗寶寶小黑、小圓順利成長,到離巢遠去,澎湖青螺棲地保育有成,志工們等待小燕鷗們再次回來,這裡就像是牠們的第二個家。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與蘭恩教保服務中心小朋友互動(圖/海保署提供)。陸曉筠補充,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關心這些遠道而來的海洋嬌客—小燕鷗,特別邀請金鼎獎作家王文華創作《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透過故事與插畫展現守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海保署一貫致力於推動海洋保育政策與行動,此次推出第四本《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同時出版動畫與教案,期盼孩子們能從繪本小燕鷗的眼中,思考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學會愛護環境,守護小燕鷗的棲息地,呼籲社會各界將保護海洋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實現海洋保育的目標。大伙房書院小燕鷗保育行動劇(圖/海保署提供)。海保署指出,臺灣每年迎接無數遷徙物種,其中,小燕鷗是臺灣最小的鷗科鳥類,每年4至8月,這些小巧的海鳥從南半球飛抵臺灣沿岸,在河口與沙灘築巢繁殖。然而,牠們的繁殖過程充滿挑戰,不僅要面對天敵與氣候變遷,還要應對流浪犬貓入侵、車輛輾壓及人類活動的破壞,這些威脅大大影響了小燕鷗的繁殖成功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也致力於培養下一代的環保意識,《這裡,真的不一樣了!》透過中文、英文雙語編譯,希望藉由繪本推廣,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從繪本中找到屬於自己對海洋的那份感動及愛護海洋的心,讓關心海洋的行動全齡化、國際化。海保署進一步說明,今日發表會上,參與貴賓共同呼籲大眾「守護燕鷗、珍惜海洋」,遵守「四不一要」原則,首次公開《這裡,真的不一樣了》繪本內容,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在國家書店及五南書局通路購買,繪本教案刊登於海保署官網,動畫也公開在海保署Youtube。此外,今年10至11月也將在北、中、南及澎湖舉辦海洋保育繪本工作坊,歡迎親子家庭報名參加,活動報名資訊後續將公布於海保署及未來Family Facebook官方社群平台,敬請期待。
中共「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 海巡署、國防部回應了
總統賴清德雙十國慶重提「新兩國論」後,中共今(14日)宣布,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與此同時,大陸4支海警編隊也首度開展執法巡查及「環台島巡航管控」。對此,海巡署今早陸續偵獲大陸海警船異常動態,除多艘越過海峽中線外,並以船團方式於我北部、西南及東部海域滯留;海巡署除第一時間成立應變中心,並調度線上巡防艦艇協同國防部對應監控。海巡署表示,大陸東部戰區於今日宣布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執行「聯合利劍-2024B」,解放軍與海警船採取的恫嚇、威懾行為,已嚴重衝擊臺海和平與區域穩定,意圖改變台海現狀,海巡署已做好充分準備,會堅定捍衛國家海疆及主權,並提醒近期航經附近海域的商貨輪與漁船提高警覺。國防部稍早也回應「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表示對於此種不理性的挑釁行為,國防部表達強烈讉責,已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派遣適切兵力應對,用實際行動守護自由民主,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國防部續稱,總統國慶演說凸顯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人民福祉的堅定意志;更倡議未來兩岸在應對氣候變遷與防疫等面向合作,共同追求和平共榮,均為正面與積極的主張。中共所謂「挑釁滋事」完全背離事實。國防部強調,加劇兩岸緊張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者,實為中共各項不理性挑釁行動;更不斷以恫嚇、威懾等手段,壓縮我國際生存空間。面對敵情威脅,全體國軍官兵嚴陣以待,秉持「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堅強意志,持續增強嚇阻戰力、深化官兵愛國信念,以建構可恃軍事力量及防衛韌性,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確保國防安全。
大陸解放軍突宣布「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 國防部「強烈譴責」:將派兵應對
中共解放軍曾在今年5月20日總統就職後,連續2日進行「聯合利劍-2024A」環台軍演;怎料解放軍東部戰區今(14)日清晨突宣布,將展開「聯合利劍-2024B」圍台軍演。對此,我國防部今早表達強烈讉責,並將派遣適切兵力應對,用實際行動守護自由民主,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國慶日才剛結束,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清晨無預警公告,將展開「聯合利劍-2024B」演習,於台灣周邊海域、空域從事軍演。據《新華社》報導,解放軍稱,這場演習艦機多向抵近台灣,諸軍兵種聯合突擊,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對海對陸打擊、奪取綜合制權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震懾,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及必要行動」。國防部表示,對於此種不理性的挑釁行為,國防部表達強烈讉責,已依「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派遣適切兵力應對,用實際行動守護自由民主,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國防部說,總統國慶演說凸顯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人民福祉的堅定意志;更倡議未來兩岸在應對氣候變遷與防疫等面向合作,共同追求和平共榮,均為正面與積極的主張。中共所謂「挑釁滋事」完全背離事實。國防部強調,「加劇兩岸緊張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者,實為中共各項不理性挑釁行動;更不斷以恫嚇、威懾等手段,壓縮我國際生存空間。面對敵情威脅,全體國軍官兵嚴陣以待,秉持「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堅強意志,持續增強嚇阻戰力、深化官兵愛國信念,以建構可恃軍事力量及防衛韌性,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確保國防安全。
台北學童參與復育活化石 成功孵出連體鱟
為提升台北市學生對海洋的學習與認識,並推動不臨海縣市的海洋教育,台北市教育局與海洋科技博物館簽署MOU,合辦海洋公民科學教育計畫,其中「鱟知鱟學計畫」,由北市40所國中小學生擔任鱟魚養殖保母,共同協助復育活化石,10月初即陸續傳出鱟魚卵孵化的好消息。 鱟知鱟學計畫8月底啟動,邀集40所國中小負責執行計畫教師至海科館參加養殖說明、研習,並領取鱟卵及養殖箱等器材,帶回學校養殖孵化復育,讓學生觀察學習,實驗過程須將海水分4缸,依照每天氣候變化,分別調整海水鹽度、溫度等,太高或太低都不利孵化。教育局表示,現今參與學校陸續傳出孵化成功的好消息,大同國小與金華國小學生分享,看到鱟卵孵化出連體鱟,覺得非常驚奇,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雨農國小學生說,看到鱟快孵化的卵會跳來跳去,好像在水裡跳水中芭蕾一樣,真的很有成就感,認為能實體觀察到鱟帶給他們很多知識,生活也變得更加充實有趣。康寧國小魏老師指出,台灣雖然是海島國家,但在靠山的內湖很難深入推展海洋教育,這學期推出養殖教學,許多學生都覺得很幸運,能實際接觸到過往只能在影片中看到的鱟,也透過養殖過程,領導學生深刻了解課程概念,例如鹽水的調配比例換算、卵生動物卵多但孵化少、不是每種動物都有硬的蛋殼等,不僅讓學生與鱟一起學習成長,也讓課程更加深入擴展。教育局說,鱟知鱟學計畫已邁入第2階段,40所鱟魚養殖保母學校將繼續觀察與照顧小鱟魚或魚卵,讓牠們逐漸長大,期待有一天可以放回大海的懷抱,未來也將持續與北市戶外教育和海洋教育中心合作推廣海洋公民科學教育計畫,增進學生對於親海、愛海與知海的海洋教育素養。
提升國家韌性 內政部建構全方位防衛體系加強與民間連結
總統賴總統於雙10 國慶演說提及為打造更強韌的台灣,加深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成立了各項委員會針對國家韌性議題進行商討。內政部長劉世芳13日表示,總統賴清德今年9月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議,以凝聚各方意見,提升整體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內政部也將持續加強義警、義消等團體的訓練及裝備更新,強化民間力量。劉世芳表示,總統府組成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3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國家韌性」息息相關。其中「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議,盼凝聚各方意見,建構國家韌性戰略溝通協調平台,提升整體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劉世芳指出,賴總統於第1次委員會議提出「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以及「按部就班、有條不紊」3面向來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包括進行全方位的積極整備,讓國家臨災時有更堅實的力量,人民有更堅定的信心,維持社會的正常運作;強化「民力訓練及運用」、「戰略物資盤整與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持運作」、「社福醫療和避難設施整備」及「資安、運輸和金融網絡的安全」等5大主軸的整備作為;以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進行全方位的驗證和演練,並擴大跟民間團體和社會力量的連結。劉世芳說明,「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內容涉及面向非常多元複雜,其中有一大區塊是處理大規模救災,因此,內政部擴大民力訓練與運用,提升民眾具備自衛、自救及互助的能力,進而在面臨巨大災難或緊急狀況下,協助政府維持社會正常運作。劉世芳強調,內政部也將持續加強既有義警、義交、義消、關鍵基礎設施特種防護團、災防團體及替代役役男之訓練及裝備更新,希望透過能力建構強化民間力量,共同協助政府部門及警消人員進行第一線救災及治安維護工作,一同守護家園。
下周恐有秋老虎!高溫達3字頭 下波東北季風增強時間點曝
今(11日)東北季風影響,各地早晚稍涼,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午後中部山區及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晚起大台北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象專家吳聖宇在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預估這波東北季風會影響到明(12日),今、明兩天(11-12日)水氣還是偏少的狀態,除了迎風面大台北、東半部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熱對流降雨外,大部分地方的天氣都是多雲到晴,維持比較穩定的天氣型態;明(12日)北部、東半部的溫度漸有回升趨勢,白天高溫將回升到28-30度,中南部持續可達31-33度高溫,夜晚清晨則還是偏涼,持續要注意日夜溫差變化的情況。吳聖宇指出,周日(13日)風向轉偏東風,並且一直維持到下周,整體環境水氣有稍為增多的趨勢,大致會維持迎風面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陣雨,西半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熱對流陣雨或雷雨的天氣型態,熱對流發展的區域可能有局部單點比較大的雨勢發生機會。吳聖宇分析,雖然已經進入10月,但是因為東北季風強度不夠,因此這種類似夏天的天氣型態仍然會發生,只是相比於真正的夏季來說,相對還是溫和了一些,各地溫度也會比較偏高偏暖,預報資料來看,下周包括北台灣、東半部在內,白天高溫都有機會來到30度以上,頗有秋老虎天氣的感覺。他提到,再下一輪的東北季風增強可能要等到下周末(19-20日)左右,屆時在迎風面地區的天氣會再有變化,溫度也會再有轉涼下降的機會,不過目前來看下一波東北季風的強度仍然不強,影響程度有待觀察。氣象專家賈新興則表示,12日至13日,恆春半島及南台東一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竹苗以南山區、台南以南及宜花東有局部短暫陣雨;14日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午後桃園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15日至16日北海岸、基隆至東北角有零星短暫雨,午後桃園以南山區及宜花東山區有局部短暫雨。賈新興則也提到,短期氣候趨勢預測顯示,10月下旬起至11月底,北部降雨有偏多的趨勢,宜蘭留意持續性且有異常降雨發生的機率。
宜蘭進入雨季 專家:共伴效應致異常降雨
今(11日)東北季風影響,各地早晚稍涼,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雨,午後中部山區及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南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晚起大台北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象署預報,今(11日)天氣與昨類似,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多雲到晴,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半部地區偶有零星短暫雨,午後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尤其在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預計今晚起水氣稍增加,大台北地區降雨機率稍增加。氣象署表示,東北季風影響,各地夜晚清晨低溫22至24度,感受上稍有涼意,早出晚歸請添加衣物,白天高溫在北部、東半部大約26至28度,中南部可以來到31、32度。林德恩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宜蘭進入雨季提醒,根據美國NCEP最新氣候模式模擬顯示,今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南海至菲島附近海域的熱帶擾動相當活躍,有機會與環境的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並導致台灣東北部(尤其是宜蘭地區)顯著性及持續性的異常降雨。林德恩說,加上,自今年下半年開始,反聖嬰訊號愈來愈明顯,10月份已有超過8成以上的發生機率,根據過去氣候統計的歷史資料也顯示,反聖嬰年的冷季,台灣東北部地區潮濕多雨,降雨的機會則會大大增多。
賴清德任內首次國慶演說!多家外媒也高度關注:語氣堅定且謹慎
總統賴清德在昨(10)日發表任內第1次國慶演說,他以「團結台灣,共圓夢想」為題,強調中華民國已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共無權代表台灣,但也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盼兩岸能對等尊嚴且健康有序的對話交流,願意和對岸合作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問題。多家外媒也對此進行評論報導,包括《路透社》便認為「演說語氣既堅定且有和解味道」。英國廣播公司(BBC)BBC以「台灣總統矢言抵抗『併吞』」(Taiwan's president vows to resist 'annexation')為題指出,與前總統蔡英文相比,賴清德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他誓言「堅持抵制吞併或侵犯我們主權」,也承諾將與北京在氣候變遷、對抗傳染病、維護區域安全等議題進行合作。BBC稱,賴自大選以來多次演說內容被一部分人視為「挑釁」意味,但他日前曾對賓客表示,他的國慶演講「不會有驚喜」。任教於台灣大學的政治學者南樂(Lev Nachman)提到,賴的國慶演說與他最近的演講相比要溫和許多,「這讓中方用來砲轟他的火藥少了很多」,但南樂認為,北京政府仍會找理由對這場演說表達不滿,未來幾天內可能舉行軍演來做出強烈回應。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以「台灣總統賴清德說北京『無權』代表台北」(Taiwan’s President Lai says Beijing ‘has no right’ to represent Taipei)為題,稱賴清德在今年5月就職以來,常常在與台灣地位有關的發言挑戰界線,引來北京強烈譴責,但國慶演說也提出願意進行兩岸合作。《華盛頓郵報》也說,賴清德提及身為總統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2300萬台灣人民」,也要「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報導認為賴清德對自己的發言愈來愈有自信。而各界也正密切關注,擔憂中國在未來幾天是否會在台灣周圍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演。路透社《路透社》以「賴清德總統:中國不能代表台灣,應與台北合作因應全球挑戰」(China cannot represent Taiwan and should work with Taipei on global challenges,Lai says)為題進行報導,描述賴清德演說語氣既堅定並有和解味道,承諾捍衛台灣主權的同時,也表達出兩岸合作態度。不過,台灣總統府一位高階官員匿名受訪稱,賴以正面口吻提及北京政府,等於向對岸遞出橄欖枝,而挑釁或改變現狀的不是台灣,中方不需要為軍演找藉口。美聯社《美聯社》以「台灣在中國威脅之下慶祝國慶假期」(Taiwan celebrates its National Day holiday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Chinese threats)為題報導,提及台灣今年的國慶遊行包括閱兵,並沒有像過去幾年那樣的重型軍事裝備。賴清德採取了堅定但謹慎的立場,同時提出在從對抗傳染病到維護「區域和平與穩定」等領域進行合作。中東的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半島電視台》以「台灣總統賴清德表示將『抵制吞併或侵犯』」(Taiwan’s President Lai says will ‘resist annexation or encroachment’)為題進行報導,認為賴清德這場演說大多內容仍屬務實,也提及他敦促北京利用其在外交上的影響力來解決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日經亞洲》(Nikkei Asia)《日經亞洲》以「賴清德在國慶演說,稱中國『無權代表台灣』」(China has 'no rightto represent Taiwan,' Lai says in National Day speech)為題,稱賴在演說中強調,面對全球衝突及混亂,台灣將繼續扮演負責任的角色,也同時捍衛自身的主權和民主。報導也說,賴清德的演說可能被解讀為試圖向美國和全世界承諾,台灣並不會挑釁中國,但也不會屈服於中國的擴張野心。
陸外交部、國台辦接連針對演說開罵 陸委會:扭曲事實 惡意批評
賴清德總統今早發表國慶演說之後,大陸外交部與國台辦相繼發表批評。對此,陸委會晚間回應,指陸方「扭曲事實、惡意批評」,並指賴清德談話「都是正面與積極的主張」,再次呼籲對岸理性處理兩岸關係,並與我方共同承擔起維護區域安全及全球和平的國際責任。陸委會10日晚間向媒體發表「新聞參考資料」,標題為「陸委會呼籲中共當局應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該資料開頭即稱「針對中共國台辦、外交部等扭曲事實、惡意批評賴總統國慶談話」,陸委會10日表示,總統談話強調「四個不變」,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立場,是傳達台灣2300萬人民希望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對岸應以務實的態度,認真體會賴總統演講內容所傳達的善意。陸委會接著強調,賴總統談話凸顯兩岸關係現狀,以及維護台海和平穩定與人民福祉的堅定意志,更倡議未來兩岸在應對氣候變遷與防疫等的合作,共同追求和平共榮,這些都是正面與積極的主張。陸委會說,對岸聲稱總統談話是「挑釁滋事,加劇兩岸緊張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完全背離事實。「我們呼籲中共當局放棄一再使用軍武、經濟脅迫等舉措,威脅台灣及國際社會接受其吞併台灣的『一中原則』政治框架,這完全無助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與區域和平。」陸委會最後表示,政府兩岸政策穩健務實,不卑不亢、不挑釁、不冒進,始終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守衛台灣民主自由體制、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再次呼籲對岸務實面對台灣主流民意,與台灣民選政府進行對話,理性處理兩岸關係,並與我方共同承擔起維護區域安全及全球和平的國際責任。
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為台灣喝采 賴清德提出「四個不變」
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他在演說時從中華民國從113年前推翻帝制建立民國開始說起,提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及美麗島事件,細數中華民國到台灣的發展過程;賴總統也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以下是他的演說全文: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吐瓦魯戴斐立總理閣下伉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海內外貴賓,現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一起為今天美麗的台灣喝采,迎向明天更美好的台灣。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然而,民主的夢想,曾經在熊熊戰火中被吞噬;自由的理想,長年在威權統治中被侵蝕。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75年前的古寧頭戰役、66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我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台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前前後後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一批批同樣懷有民主夢想、自由理想的人,無畏犧牲,前仆後繼,用生命推開民主的大門,一百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各位國人同胞,中華民國曾經在國際社會被驅逐;但是,台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但當我們的朋友遭遇天災危難,面臨百年大疫時,我們毫不遲疑,伸手援助。「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是台灣人民愛好和平、與人為善的行動!過去,台灣人民用「一跤皮箱走遍全世界」,開創台灣的經濟成就。現在,台灣科技運用一顆晶片驅動全世界,成為繁榮發展的世界動力。台灣人民多元無懼,我們的妮妃雅是世界皇后;台灣人民勇敢無畏,台灣的女兒林郁婷是世界拳后。17歲的蔡昀融,用他沉穩的雙手,奪得世界第一的木工榮耀;20歲的陳思源,傳承了父親的技藝,勇奪冷凍空調的世界冠軍。新一代「台灣製造」的年輕人,再一次擦亮「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招牌。我要感謝一代又一代國人同胞,同舟共濟、風雨同行。現在,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茁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更要向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華民國始終屹立不搖,台灣人民始終堅韌不移。我們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此;我們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樣貌。身為總統,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我的使命也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堅定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靠實力確保和平,讓世世代代皆能安身立命。我的使命更是,照顧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生活生計,積極發展經濟,擴大投資社會照顧;並且,讓經濟發展的成功果實,和全民共享。然而,國家的挑戰未曾間斷,全球的挑戰也正是台灣的挑戰。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世界的永續發展;突如其來的傳染病,衝擊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而威權主義的擴張,也在在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威脅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三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韌的台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圖/黃耀徵攝)我們要強化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更會持續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電力穩定供電,並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以及先進儲能,來穩健邁向全球「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我們要有效防堵國際傳染病,並且提升國人平均餘命、降低不健康年數,以及落實醫療平權,讓人民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台灣。我們更要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台灣人民越團結,國家就更安定;台灣社會準備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台海也更和平穩定。台灣有決心致力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成就全球的安全和繁榮,也願意和中國共同因應氣候變遷、防堵傳染病,以及維護區域安全,追求和平共榮,為兩岸人民帶來福祉。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支持中國、投資中國,以及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力的提升,無非就是期待中國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對內重視民生、對外維護和平。當前國際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每日皆有無數的無辜人民死傷於戰火中,我們希望中國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能夠發揮影響力,和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也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在國際情勢越混亂的時代,台灣將更沉穩、自信與茁壯,成為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力量。我相信,一個更強大的民主台灣,不只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理想,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我們會持續壯大台灣,推動跨領域的經濟發展!台灣的經濟實力不是奇蹟,而是全體國人的共同打拚。我們要以「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為目標,把握世界趨勢的變化,繼續站穩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除了「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外,台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的「五大信賴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布局全球;我們同時會推動中、小、微型企業的轉型發展,行銷全世界。各位國人同胞,我們也會持續落實跨區域的均衡台灣!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對於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以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895億元,總共達到7,241億元,創下新高。同時,在治水預算上,比今年度增加159億元,總共達到551億元,來協助全國各縣市,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我們也會加速提升全國路網的安全,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同時,我們要完善捷運網絡,串起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也要進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打造串聯南北的中部科技聚落,啟動「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我們也會加速推動東部交通路網的安全,讓東部鄉親有更安全回家的道路,並且要加強離島地區的基礎設施,提升生活品質和觀光能量。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更要落實跨世代的照顧人民!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會繼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並且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增加托育費用補助,也會提升幼兒園的服務品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有責任幫忙照顧。各位年輕同學,我們會繼續落實高中職免學費,持續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的學費。更進一步,我們已經成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年輕朋友的夢想,政府有責任幫忙圓夢。各位青壯年朋友,明年,基本工資會再調升,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再增加。我們會擴大社會投資,在生活、工作、居住、健康、扶老攜幼等面向,提供更多的支持。青壯年朋友的家庭負擔,政府有責任幫忙減輕。全國的阿公阿嬤,明年,台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會提早啟動「長照3.0」,逐步落實慢性病防治的「888計畫」。我們也要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且強化社會安全網,加強弱勢照顧,以及落實對青壯世代等各年齡層的心理健康支持,來具體實踐全人、全齡、全社會的照顧。我也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我要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我們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我們會一起走、繼續走!今天,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前總統,以及不同政黨的領袖,都來到現場,我要感謝各位的參與。這代表著,國家一代又一代的實力累積,也代表著,台灣多元民主的價值與意義。國家要團結、社會要安定。感謝近期韓國瑜院長和卓榮泰院長,開啟朝野的合作,將促成朝野黨團會商。民主國家的政黨,對內競爭,藉由競爭推動國家進步;對外團結,爭取國家利益。無論我們來自哪一個政黨,無論我們主張什麼政治立場,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不能凌駕於人民的利益。因為這正是創建中華民國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所秉持的精神;這正是衝破威權的前輩,犧牲奉獻、追求民主,所帶給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啟示。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會不分黨派,不分你我,相聚於此。我們大家,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我們都要有共同的信念: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我們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我們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我相信,這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夢想,也是台灣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的理想。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中華民國加油!台灣加油!不分彼此,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專家提醒「暖秋訊號增強」 預估12月「溫度正常」
今(10)日為國慶日,今、明(10日、11日)兩天東北季風影響,各地早晚稍涼;10日清晨臺灣東半部及桃園以北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較大雨勢,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而氣象專家林得恩發文表示,暖秋訊號明顯增強。而「天氣風險管理開發WeatherRisk」則在官方網站上也提到暖秋的事情,表示今年12月的溫度應該會是正常表現。根據FB粉絲專頁「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根據目前全球海溫和大氣環流最新監測資料顯示,反聖嬰訊號持續增強發展,評估自本月起,就有超過8成以上的發生機率;且有很大的機會將維持到明年的1、2月。對應美國NCEP氣候模式最新推估,今年10、11及12月的氣溫距平預測結果,均是略高於氣候平均值。模式反映,今秋由於東北季風不夠強勢,導致北方冷空氣直驅南下機會降低,反聖嬰年似乎暖秋發生的機率稍高於平常的機率(30%);也就是說,今年秋天氣溫偏暖和的機會更大些!但「林老師氣象站」還是提醒,早晚溫度偏涼,早出晚歸仍需留意增減衣物。而「天氣風險管理開發WeatherRisk」則在官方網站發文表示,目前時序來到了寒露,日夜溫差開始變得明顯,北部和東部早晚已經可以感受涼意。今年入秋以來,已經有3波東北季風的影響,前面兩波分別有受到9/21-22季風低壓以及10月初山陀兒颱風等南邊的系統影響,因此沒有明顯的降溫,卻造成相當大的雨勢。而本週這波東北季風(10/7-11),雖然雨勢也不小,但是相對單純的東北季風影響,沒有熱帶系統的配合,也是比較有感降溫的一波。針對暖秋一事,文章中也提到,預估本月會正式發布反聖嬰現象成立。根據過去的統計,反聖嬰年台灣的秋天通常是暖熱多雨,雖然說秋天還是會有東北季風南下,不過夜晚的溫度都維持在20度以上,是涼尚未有寒的感覺。進入11月後,開始有乾空氣開始南下,東北季風影響辦變得明顯。12月冷空氣逐漸增強,乾冷空氣南下,使得降雨偏少,預估溫度正常,也就是有機會受到冷氣團的影響,那麼就會感到冷了,也請大家要留意11至12月的溫度變化。
小虎鯨集體擱淺!事發原因調查中
台南將軍青山漁港沙洲6日赫見4隻小虎鯨擱淺,3隻當天野放,1隻因有大面積傷口運至成大安南校區鯨豚中心救治,歷經3天搶救,9日清晨5時11分不治。台中大安鷺鷥林8日也有3隻小虎鯨、1隻瓜頭鯨集體擱淺,2隻存活小虎鯨預計10日野放、1隻虎鯨無生存機會已人道處理,瓜頭鯨則因潮水上漲未能救援。接連傳出小虎鯨集體擱淺引發關注,尤其台南6日才野放3隻,台中又出現3隻擱淺,外界關注是否為同一批?成功大學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王浩文表示,根據虎鯨背鰭、尾鰭確認兩批虎鯨不同。至於何以短時間迭傳虎鯨擱淺?王浩文指出,不能妄加揣測斷言,是否與颱風侵襲、季節氣候變換有關,還需更嚴謹調查才能斷定。台南6日擱淺4隻小虎鯨,3隻成功野放,1隻雄虎鯨雖獲救,但嚴重曬傷,第一時間被發現時,背鰭前端、偏背部右邊體側有約1.5個籃球大小的嚴重擦傷,表皮完全脫落、滲血;進入救援池後,擦傷位置出現長條嚴重曬傷,體表多處溫度偏高,研判有一定程度脫水,救治3天仍因呼吸急促、暴衝不幸死亡。大安鷺鷥林8日也有3隻小虎鯨、1隻瓜頭鯨集體擱淺,其中2隻小虎鯨存活,9日凌晨後送至基隆海之生鯨豚救傷站收容,另1隻小虎鯨經獸醫評估後,因個體虛弱、消瘦且體表有癒合不良病灶,無生存機會,已人道處置;瓜頭鯨因準備救援時,潮水上升及視線不良,評估可能危及人員安全決定放棄救援,待天色及海象佳時救援小組將持續追蹤。基隆市產發處表示,2隻小虎鯨9日凌晨4時30分送抵八斗子岸置中心,醫療團隊初步評估有野放機會,但考量北部海域風浪過大,10日將視健康情形及海象狀況野放。
碳費費率6次討論底定 「一般費率1公噸300元」明年初上路
碳費費率審議會經歷6次討論,終於於在日前建議碳費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2項優惠費率分別為100元、50元,環境部昨日按照碳審會決議預告草案,並將預告期縮短至7天,明定費率明年初生效。環境部8日預告「碳費徵收費率」草案,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優惠費率B每公噸100元、優惠費率A每公噸50元,並明定費率生效日期為明年1月1日。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說明,由政府機關、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工商業代表組成的碳審會,已審議費率超過半年,期間環境部也多次對外說明我國碳定價制度,認為已達成對外溝通,將草案預告期縮短至7天。他表示,預告期後環境部將回覆外界意見、部長則須核定費率,才會公告草案,原則上部長會尊重碳審會多數決議,核定公告的費率會跟預告內容相同。
2023年成全球最乾旱年份 36億人面臨水資源短缺
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2023年是全球三十多年來河流最為乾旱的一年,水資源供應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全球水資源需求增長,水供應的變化已對社會、經濟及環境產生廣泛影響,呼籲各國加強應對,緩解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根據報告,2023年全球河流流量連續第5年低於正常水準,導致住宅、農業和生態系統的可用水量大幅減少。2023年也是全球所有冰河地區連續第2年出現冰量淨損,損失量達到過去五十年來的最高水準。初步數據顯示,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間,全球冰河損失的水量超過6000億噸,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冰川融化事件。2023年同時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持續上升,並助長了長期乾旱。全球多地面臨嚴重極端氣候,不僅乾旱,亦遭遇洪水。報告以2023年9月利比亞的大洪水為例,洪災導致兩座水壩坍塌,奪走超過1.1萬條人命,影響該國22%人口。此外,美國南部、中美洲、阿根廷、烏拉圭、秘魯和巴西等地的乾旱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其中阿根廷國內生產毛額(GDP)因此下降3%。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都在2023年遭遇嚴重乾旱,導致密西西比河和亞馬遜河等河流的水位創下歷史新低。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河流,包括恆河、雅魯藏布江和湄公河,整體水位也低於正常水準。長期乾旱使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的地下水明顯枯竭,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報告特別提及,2023年三月北半球大多數集水區的降雪量均低於正常水平,這意味著來年的河流補給也將受到嚴重影響。聯合國的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36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面臨水資源短缺,預計2050年將增加至50億以上。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愈加明顯,世界各國應加大對水資源管理的重視,並採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紹羅(Celeste Saulo)強調,水資源是「煤礦中的金絲雀」,可以反映出氣候變遷的前兆,呼籲各國採取合作行動,應對全球水資源危機,減少災害風險,保障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0/10國慶日雲林訂房率破8成!國道這3天將湧車潮 疏導措施一次看
明(10)日為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日,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提醒民眾當天氣候不穩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高公局研判國慶日當日及週休二日將有大量休閒旅遊車潮;國慶當天國道將實施單一費率,週日10月13日國5有高乘載管制。高公局表示,依觀光署提供之訂房率資料,今年國慶日雲林縣訂房率逹8成以上,10月10日至10月12日基隆、台北、新北、宜蘭、苗栗、嘉義平均訂房率也有超過5成。高速公路局研判國慶日當日及週休二日將有大量休閒旅遊車潮。為維護假期間國道行車運作效率,高公局規劃國慶日10月10日當天實施單一費率、週日10月13日國5高乘載管制、入口匝道儀控、開放路肩及暫停施工等疏導措施,並視天候狀況適時機動調整。此外,今年國慶煙火於虎尾高鐵特定區施放,想要觀賞的民眾請先至「2024國慶焰火在雲林」網站交通資訊查詢,高公局建議民眾先規劃交通路線,也建議可以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高公局提醒民眾,國慶焰火施放期間,行使國道途中,切勿為觀賞焰火而放慢車速或臨停路肩,違者可處以新台幣3千元以上6千元以下罰鍰。國慶日國道交通疏導措施。(圖/高公局官網)
寒露忌貪涼「防心血管疾病」 宜吃柔潤食物解秋燥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寒露,代表深秋到來,氣候由涼爽逐漸轉為寒冷,地表的露水寒意更濃,因而稱為寒露,今天也適逢東北季風來臨,氣溫明顯降低。依照老祖宗的傳統,寒露需忌涼食,主要是寒露的氣溫漸低,此時地面的寒氣可能會透過腳部蔓延至全身,也就是老一輩常說的「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因此需要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建議不要打赤腳或穿涼鞋拖鞋。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受訪指出,寒露時容易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關節不適,尤其是早晚溫差大,更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此外,寒露後天氣乾燥,人體水分容易流失,皮膚乾澀、緊繃至脫屑的情況會加劇,可能出現季節性過敏或反覆搔癢紅疹。關節也容易受到天冷影響而容易疼痛,邱柏豪表示是受到體內寒濕加重的影響,飲食建議多吃一些「柔潤食物」,才能解秋天的燥氣,例如芝麻、蜂蜜、梨子、柿子、銀耳等;少食辛辣之品,如蔥、生薑、蒜類、辣椒;也可適度食用溫補脾胃的食物,如桂圓、紅棗、薑湯等,來增強體內的陽氣,同時要多補充水分,防止皮膚過度乾裂。所謂「秋收」、「冬藏」,進入秋冬就要轉為收斂,調養生息,建議生活作息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免陰寒之氣、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有助舒展肺氣。
台大天災中心控氣象署「低估雨量」 吳德榮:「理盲」的檢討
山陀兒颱風襲台,新北市金山、萬里等地出現嚴重淹水災情,甚至有一對夫妻不幸罹難。對此,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批評中央氣象署預報不準,氣象專家吳德榮今(8日)也嚴詞抨擊,稱近期出現一些「缺乏科學常識」的檢討。據了解,4日時金山區突降豪雨,一對夫妻在返家途中不幸被暴漲的河水沖走,最終雙雙罹難。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氣象署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曾發出警告,他認為如果新北市政府及時採取行動,提前通知民眾做好防範,這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台大天氣研究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氣象署提供的實際數據,金山區4日14時至17時間的逐時降雨量分別為79.5毫米、90毫米和79毫米,三小時內累積降雨達250毫米,超過106年三芝區發生的210毫米致災性降雨。然而許多單位先前的預報明顯低估了這次降雨強度。此類突發性強降雨只能依賴雷達回波監測,當預警發出時,往往已經開始下大雨。對此,氣象署則表示,山陀兒颱風於4日清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在上午進一步減弱為一般低氣壓。但由於其外圍水氣結合東北風和地形效應,當日下午北海岸再次出現強降雨。這類短時間內劇烈變化的小範圍降雨,全球各氣象單位皆難以提前準確預報,因此通常依賴即時監測資料發布警示。氣象署強調,儘管颱風減弱且警報解除,他們仍持續提醒北海岸的降雨狀況,並根據即時雷達回波及雨量數據發布警告。統計顯示,4日時段共發布9次豪雨特報(包括2次超大豪雨和2次大豪雨),以及13次大雷雨即時訊息,並通過多種渠道將訊息傳遞給相關單位。吳德榮則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撰文指出,山陀兒之後出現一些「理盲」的檢討,吳德榮直言,某防災協力單位怨氣象署「定量降水預報」失準;奇怪的是,難道不知以現今科技、對於豪雨等級以上「定量降水預報」(QPF)的能力,預兆得分(threat score)尚不及0.2,「若把該預報視為零誤差,去輔助該縣市作防災決策,實令人擔憂」。此外,吳德榮還提到,另一件則是前氣象局局長建議將山陀兒除名,「以其經歷豈能不知,無論以氣象局或氣象署的名義,皆無法參加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會議,既無法參加會議、向誰提議除名?莫名其妙!」
碳費費率拍板!環團痛批比茶葉蛋還便宜 學者直言「看不見國家減碳雄心」
經歷6次審議,碳費費率審議會最終建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起徵、2種優惠費率為50、100元,因高碳洩漏風險行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適用優惠費率及0.2的「排放量調整係數值」,最低碳費是每公噸10元的銅板價,讓環團痛批,比茶葉蛋還低價,如何達成環境部長彭啟明喊出的2032年減碳40%;學者也直言,看不見國家減碳雄心。環保團體7日一早就到環境部大門召開記者會,抗議經濟部與碳排大戶產業,以綠色通膨及維護產業競爭力為由,欲將碳費優惠費率打2折後的碳底價壓低至20元以下。費率公布後,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7個環團更透過聯合聲明指出,根據美國環保署資訊,每1噸碳排放的外部成本約新台幣6100元,然我國碳費折扣後,高碳洩漏風險行業每公噸價格僅10、20元,比茶葉蛋還低,也未遵守《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9條所訂「排放者責任」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精神,明顯違法。環團也認為,環境部不斷強調碳費是經濟誘因,卻聯手經濟部、工商業團體迴避討論碳排放對環境、社會造成的損害,刻意忽略《氣候變遷因應法》要求的排放者責任,有失身為碳費主管機關的職責。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則直言,企業實繳碳費在環境部折扣優惠機制底下變成銅板價,看不到國家減碳雄心,且我國碳費制度過度向高碳排傳產傾斜,同等級排放量的非高碳洩漏行業要繳的碳費,比起高碳洩漏行業高出2.5至4倍,尤其對於台灣主力ICT電子產業,已是明顯不公平,建議環境部想辦法改善。他也指出,歐盟實施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為特定產業設定溫室氣體排放上限,允許購買其他企業未使用的排放額度,藉此抵銷超排的量,是一種利用市場機制驅動減碳、決定碳價的機制,台灣應實施該制度,便能解決綠色通膨、碳價太貴的問題,並有助推動2050淨零排放、維繫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