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急診壅塞現象未解 衛福部提3策略2改革仍難救急…民團批只會喊空話

急診 醫護 衛福部 急診壅塞 病床 醫院 健保給付 人力 醫學中心 國民黨立委 護理 呼籲 林口長庚 民團
急診室壅塞未解,衛福部24日緊急開會,宣布3大短期策略、2大中長程改革,民團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呼籲拿出更積極作為。圖為台北忠孝醫院急診。(圖/中國時報王英豪攝)

急診室壅塞未解,衛福部24日緊急開會,宣布3大短期策略、2大中長程改革,民團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呼籲拿出更積極作為。圖為台北忠孝醫院急診。(圖/中國時報王英豪攝)

農曆春節期間醫院急診室壅塞現象迄今未解,民怨沖天,行政院長卓榮泰24日急召衛福部長邱泰源聽取報告。衛福部表示,已持續協助醫院調整醫護人力及病床,並強化轉診分流機制,近日有部分醫療院所進行院內調度,已舒緩急診壅塞情形。民團則批評,衛福部只會喊空話,將床位不足的責任推給各醫院,呼籲政府拿出更積極作為。

農曆春節過後,衛福部已2度開會討論如何解決急診室壅塞問題,但幾無成效,從南到北,每家醫院床位皆吃緊。衛福部24日舉行第3次緊急會議,卓榮泰更是一早急召邱泰源等人赴政院報告,要求衛福部詳細對外說明。

衛福部呼籲民眾 落實分級就醫

衛福部24日宣布3大短期強化策略、2大中長程改革措施,短期透過醫學中心強化院內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鼓勵民眾分級就醫;長期則以獎勵強化護理人力,並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壅塞主要發生在醫學中心,待床中位數約55至65人;地區醫院尚有量能,待床中位數為3人以下,須透過院內、院際調整做床位調度;急診有7成患者非急重症,呼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優先尋求社區診所處置。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近期透過病床調度機制、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協助轉診分流,原本急診待床數大於100床的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台大、永康奇美及高醫,統計至24日,只剩林口長庚仍高於百床,甚至從138床增加至152床,其餘4間已稍微下降。

民團不滿 床位不足責任推醫院

對於中長程改革,衛福部承諾將透過獎勵措施,強化護理人力整備,提升留任率,並研議調整健保給付,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照護。

劉越萍說,衛福部去年3月公告實施醫院三班護病比制度,並核定12項計畫,獎勵醫院增聘護理人力;自今年2月13日至3月15日,健保署也提供特殊病床彈性調整為一般病床給付,增加病床調度。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批評,衛福部宛如活在平行時空,聽完衛福部的措施,只覺得「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雖然衛福部指出,急診有7成是輕症病人,這些輕症來得快去得也快,問題是住院病床數上不去,導致急診壅塞,更有人滯留長達13天;衛福部不能只將責任推給各醫院,要求做好病床調度,應有更積極作為,改革制度和整體結構。台灣醫務管理協會理事長洪子仁則擔憂,衛福部喊出策略,卻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即使彈性運用特殊病房分給急診,還是需要有足夠的護理人力;就算有人力,各科護理師專精領域不同,特殊病房護理師恐難以照顧好急診病人,且住院醫師人力有限,不可能無限收治病人。

藍委批缺具體作為 淪為喊口號

雖然衛福部呼籲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說,衛福部不能天真地以為孩子與長輩生過一次病後,就能精準判斷該前往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衛福部的回應非但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激怒醫護人員,讓民眾感到官僚的傲慢與推諉。

「病床根本開不出來,如何調度?」陳菁徽質疑,醫療困境的核心問題在護理人力短缺、健保點值過低,衛福部始終停留在喊口號層面,缺乏具體作為。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則指出,調整健保給付只是壓縮別的科別,重點是增加總額,應該要將超收稅款或公務預算撥補給急重症,並且定期抽查,確保急診醫護人員真正拿到加給,否則超時又低薪,誰還願意為了醫療產業付出?

急診 醫護 衛福部 急診壅塞 病床 醫院 健保給付 人力 醫學中心 國民黨立委 護理 呼籲 林口長庚 民團